• 60阅读
  • 0回复

光荣归于伟大的毛主席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4-25
第1版()
专栏:

光荣归于伟大的毛主席
“速成识字法”创造者 祁建华
我十分荣幸地接受了中央文化教育委员会郭沫若主任亲自颁给我的关于“速成识字法”的奖状。这不仅给予我本人莫大的鼓励,同时,这也是人民解放军全体文化工作者的光荣。
“速成识字法”之所以能得到成功,首先应归功于党和上级的领导。远在一九五○年八月一日,毛主席即明确地指示我们,部队的文化教育,必须采取“速成的、联系实际的、但又是正规的”方针。在这一正确的教育方针指导之下,一年多来,使我们的部队文化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和飞快的进步,特别是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改进教学方法方面。“速成识字法”在我开始摸索的阶段,还是十分粗糙,极不完备的。经过了一年多来在西南军区、军委总政治部和各个部队反复的实验,不断地改进和提高,才使这一方法逐步地丰富和充实起来。所以说,没有党的英明指示,没有领导方面的重视、支持,没有群众的共同实践,没有部队宣教工作同志的共同积极钻研,也就很难设想有这样一个“速成识字法”。很明显,这个创造应当首先归功于党,归功于群众,归功于伟大的毛主席!
“速成识字法”之所以能在部队中首先获得成功,还不单纯由于方法的本身,最主要是基于我们部队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自觉学习的精神,和苦学钻研的毅力。“速成识字法”的全部教学过程,是贯串着一个紧张突击的教学过程。这就需要高度发挥学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正像作战一样,需要有旺盛的斗志和坚强的决心和毅力。这个勇气,是建筑在强烈的学习自觉的基础之上的。部队的政治、文化教育工作,都一贯重视群众路线的教学经验,和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坚强的政治工作保证,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和革命英雄主义的发扬,这些都丰富了“速成识字法”的内容,构成了“速成识字法”的主要部分。没有这些优良传统和经验作为基础,也很难设想有什么凭空创造的“速成识字法”的。
“速成识字法”之所以受到广大工农兵群众的欢迎,还由于这个方法的本身是符合了成人的特点,满足了他们如饥如渴的学习要求。在屡次的实验中,使我更深切地体会到必须从对象出发,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在这一方面我做得还很不够,还必须继续加强我的群众观念,和为工农兵服务的精神。目前,人民解放军正在努力消除文盲,提高文化,建设现代化国防军,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的负责首长也亲自主持了多次的关于“速成识字法”的座谈,并且在很多工厂和农村中组织了实验。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我们的人民政府和人民军队都十分重视扫除文盲和提高工农兵的文化水平的工作。今后我一定要更虚心地学习,力求前进,不辜负各位首长对我的鼓励和希望。毛主席早经指出:“随着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不可避免地将要出现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我将和从事文教工作的同志紧紧团结在一起,共同努力,发挥创造性,在这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中为人民、为士兵尽到我的责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