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出书难易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14
第8版(副刊)
专栏:

  出书难易说
江曾培
当前,“出书难,出学术著作更难”的舆论,我也是认同的。不过,我想补充说,同时也存在着出书易,出某些“学术”著作也易的情况。而且,出书易正是造成出书难的一个原因,尽管并非主要原因。
这些年,我国的出书数量可以说是以跑步的速度在发展,年出书量已达六万多种,居世界第五位,就绝对数(不是人均数)说,已进入了世界出版大国的行列。虽然,长远地看,这一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客观需要,但目前突出的问题,是数量跑得较快,质量却显得蹒跚。有不少书出版后走进图书馆,就长年尘封,无人问津。近年随着图书市场的萎缩,有些书尽管印数少得可怜,但连书店也难于走出了,一出世就坐“冷宫”,挨以时日,“报销”了事。也有些书,销数还可以,甚至是畅销、热销,但也只是火红一时,犹如过眼烟云,迅即烟火飞灭,再没有什么重版的价值。这样的书出得再多,又有多少意义呢?
我们知道,书比人长寿。“任何一种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一经成书出版发行,就能传之久远。”而现在的“短命书”,虽有由于发行渠道阻塞而一时蒙尘的情形,但相当多的书,则因为自身缺乏质量,或平庸低劣,或粗制滥造,或重复雷同,或媚俗欺世,一无“传之久远”的生命力,因而无“寿”可言。这些书其中自然较多的是那些粗俗、鄙俗、庸俗的读物,但也不乏无学术的所谓学术著作。有些书即使有点薄薄的“学术”,有人却利用出版社众多之便,以改头换面的手法,反复“炒冷饭”,原有一点的鲜味变成了馊气。有这样一本书,就靠在内容排列次序与标题目录上做点手脚,一下变成五本,先后交给了五家出版社。这样的书不是出得过于容易了吗?
出书难,从根本上说,是难在财力、物力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将有限的物力、印刷力用在刀口上,用在高质量的图书上,用在具有文化积累意义的“长命书”上。这里,全线出击、一视同仁是不行的,而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真正有学术价值的著作,自然应属“有所为”之列,但对那些打着学术旗号却并无多少学术可言的书稿,则需毫不留情地放入“有所不为”一档中。只有对后者的“有所不为”,节约了物力、财力,才能较好地实践对前者的“有所为”。这对其他方面的书稿也是这样。唯有尽量减少平庸的,才能有利于优秀的出生。目前,某些平庸低劣的书稿,不是出版太“难”,而是出版过“易”,反而冲击高质量的优秀图书出版发行。因此,我以为,对“出书难”的舆论,也要作点具体分析。具有科学文化、学术、艺术价值的图书,老是“难”产,是国家文化事业的不幸;浅陋平庸的图书,过于“易”生,恐怕也会成为国家文化事业的一种灾难。因为,过“易”了,就失去追求,失去要求,从而会带来整个文化出版水准的下落。“难”字,一般总是窘迫不受欢迎的,但应该“难”而不“难”的时候,“难”也可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