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访全国总工会研究人员沈光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15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界人士访谈录

  通货膨胀与经济发展
——访全国总工会研究人员沈光祖
本报记者 蒋亚平
●一定的经济增长伴随着一定的通货膨胀是世界性经济现象●如果出现“滞胀”,力争把它变成更有效发展经济的契机●治理膨胀成功的办法是在调整结构、提高利率上下功夫
沈光祖同志多年潜心研究世界经济。最近他就治理通货膨胀问题,向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记者(下简称记):目前,我国出现了明显的通货膨胀。前几年,有人认为“通货膨胀无害”,“是经济增长的润滑剂”,现在,对这种观点的指责很多。
沈光祖(下简称沈):谈通货膨胀,必须分清是轻度还是严重通货膨胀。这两年我国发生的明显的通货膨胀,已超出了国家、企业、个人的承受力,必须引起足够的注意。
记:您这样谈,是否可以理解为这里面有个“度”的问题,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
沈:这个问题涉及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很复杂,必须具体分析。我们首先不谈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是否有益,应当看到,当代一个不可忽视的世界性经济现象是,一定的经济增长总是伴随着一定的通货膨胀,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比如说,在1950年至1970年中,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平均在4%至5%之间,日本曾高达10%以上。1973年与1950年相比,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28.1倍,法国11.7倍,意大利、联邦德国都是9倍以上,英国6.2倍,美国4.5倍。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是如此。据世界银行估算,1988年南朝鲜、印度、新加坡等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8%。
与此同时,各国通货膨胀率也不断上升,1950年到1970年,发达国家通货膨胀年均增长率为6.7%,发展中国家则为13.8%。1970年后,通货膨胀率大幅度上升,发达国家最高的达15%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达37.7%。通货膨胀表现为一种货币现象,在一般情况下,凡货币流通量超过社会物质供应量时就会发生,这时物价上涨,币值下跌。这在本世纪是普遍现象。以美国为例,1932年的2.5万美元,要相当于1988年的20万美元。
从上面的回述我们可以看出,通货膨胀是同经济发展同时存在的。至少在西方市场经济制度下是如此。因为银根宽松,生产资金充裕,企业能从通货膨胀中获取更多的利润;同时,通货膨胀还能相应刺激社会购买力,从而刺激生产的发展。我国正在逐步发展市场经济,这种机制也会发生一定的作用。从这点上讲,在出现通货膨胀时必须严加注意,但不必惊慌失措,甚至乱开药方,下“虎狼药”。
记:西方经济学界不同学派对通货膨胀有不同的看法。一是凯恩斯学派,认为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有助于发展生产,扩大就业。70年代后又兴起了货币主义学派,则认为,通货膨胀会造成大量投机,减少生产性投资,导致经济不稳定。
沈:这两种学派的对立,其实不是像人们说的那样大,不过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凯恩斯学派也没有主张无限制地发行货币,只是在当时特定的经济环境下,对稳定货币注意不够;同样,货币主义学派也没有笼统地反对通货膨胀,他们也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确会产生作用,关键是要适度。这个度,一般被认作是3%—5%,最多不能超过10%。
记:我国近两年发生的通货膨胀显然已经大大超过了这个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88年物价上涨指数为18.3%,其中1988年11月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1987年同月上升了30.3%,城市上涨幅度更大些。所以,政府采取了严厉的措施来治理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秩序。但是,似乎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些人很担心会出现“滞胀”。
沈:“滞胀”这种现象与因生产过剩引起的生产萎缩、物价猛跌的情况正好相反。一种解释认为,主要是由于政府先期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使通货膨胀急剧上升;又采取了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引起生产萎缩。当这两种政策效应出现重叠时,便产生“滞胀”。现在很多人担心出现“滞胀”,我认为有些道理,因为我国前几年起发行的货币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刚刚展开,而近半年的紧缩则已起作用。事实上,“滞胀”的影子已经罩在了头上,主要表现为当前通货膨胀未得到有效控制,一些重要生产部门却又因资金不足而开始出现停滞。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一季度的情况,物价总水平仍居高不下。
记:这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我国的通货膨胀,本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有效供给不足引起的。目前的治理整顿,若应对不当,就有可能不仅压不下通货膨胀,反倒进一步恶化了有效供给。
沈:所以,我认为我们在采取对策时要十分慎重,对治整的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首先要确立这样的认识,如果出现“滞胀”苗头,就不应简单地只是把它看作“坏事”就完了,而应现实地、有信心地把解决“滞胀”看作是又一个发展经济的契机。在西方,他们解决“滞胀”的过程,也就是总结以前经验教训、更有效地发展经济的过程。所以,如同对通货膨胀的态度一样,对出现滞胀也不要害怕,尤其不能惊慌失措。
记:您认为在解决“滞胀”时应注意什么?
沈:在解决“滞胀”时,还是应该坚定不移地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第一位,不能简单地重开货币的闸门,尤其当前的许多信息未必是真实准确的。但是,治理通货膨胀却有不同的作法。世界其他各国的经验证明,用冻结物价的办法来治理通货膨胀,效果普遍不好。成功的办法都是在提高利率、调整结构上下功夫,这样可以抑制过热的信贷和消费,刺激储蓄,增加一定货币量内的有效投资,提高有效供给。
记:提高贷款利率,我国的企业能否承受得了?
沈:这里很关键的问题就是要认真按照产业政策,切实贯彻倾斜政策。对于短线行业采取适当的优惠政策,在整体压缩中有保有扶,这样才有可能逐步调整产业结构,保证整个经济协调发展。同时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即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仍必须通过更深层,更有力,更切实的改革来解决。例如企业改革,已经取得一些成效,但我们既没有找到使企业活起来的配套办法,也没有找到使该“死”的企业妥善“死”去的办法,有一些盲目发展的企业本该“死”的,却“死”不了。国有制企业破产,财产损失是国家的,失业人员也要由国家负担。其他所有制企业破产,又怕失业人员影响社会安定。这些,显然都需要进行综合配套的体制改革来解决。总之,形势逼着我们非改不可。我们在探讨治理通货膨胀办法时,不能把一些早已证明走不通的“老办法”作为“新药方”,而应努力探索新路子、新方法,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这样,治理整顿才会达到预期目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