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3阅读
  • 0回复

在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都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怎样促进农业发展?衙水的路子是——靠科技走出低谷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15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在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都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怎样促进农业发展?衙水的路子是——
  靠科技走出低谷
平义杰
前几年,我们河北衡水地区的农业生产,仿佛进入了一个“怪圈”,连年徘徊不前。1985年以来,我们依靠科学技术,调整种植结构,狠抓物质投入和科学投入,提高比较效益,借助科技之梯,走出了农业发展的低谷。1988年与1987年相比,全区出现了4个增长:粮食总产达14.95亿公斤,增产3.5亿多公斤,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总产1.18亿公斤,增产13%;农民人均收入增加75元;亩投入产出比由1∶17上升到1∶28。
衡水地区880万亩农田,每年所用的生产资料80%来自外地,供应无保障,粮棉产量不高。特别是把有限的肥、水、油、电平均使用,结果是好地“吃不饱”,赖地“吃”了增产效果不明显,从1985年开始,我们调整了种植业结构,用1/3的好地种粮,提高单产保总产;中等偏上的地种棉花为主的经济作物;1/3的碱、沙荒地种植林、果、草,搞开发性农业生产。这样布局,突出重点,将农业生产资料集中用在近600万亩的粮棉上,其余的300万亩种植适宜生长的作物,自我调节,涵养地力。3年来粮棉生产亩施化肥量平均每年递增5%左右。与此同时实施对好地先上电、多供油、优先打井等倾斜政策,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去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比上年减少4万亩。亩产达到了400多公斤,比1985年增长200多公斤。过去被视为沉重包袱的100多万亩盐碱地也逐渐变成了财富。自1986年以来,全区陆续种植以苜蓿为主的抗碱改良土地的牧草70多万亩,发展畜牧业,每年兔羊出栏400多万只,加上饲草绿肥,每年可增收7000多万元,亩收入由原来的几元、十几元上升到100多元。种草养畜不仅改良了盐碱地土壤,解决了与粮棉作物争肥争水的问题,而且还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了打机井、修机井、修防渗管道资金3000多万元。
解决了农业生产资料少的困难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化肥、柴油、农药三大类物资的涨价风,农业生产投入产出下降,要控制涨价,我们无能为力,唯一办法是从科学技术上打主意。1987年,全区组织2000多名科技人员和农村调查队对土壤成份和农民的投入情况进行了普查和分析,发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普遍减少,氮肥使用量多,磷肥用量少,浇水和农药喷洒上存在浪费现象。这说明,几年来我们在农业投入上走了弯路,花了不少冤枉钱。正确引导农民进行科学投入,就能把涨价因素消化掉。采取的措施是:首先,增施有机肥,地区拿出1500吨平价化肥,对积有机肥多的县给予奖励。去年全区共积粗肥2360万立方米,比上年增加了300多万立方米。其次,大面积推广配方施肥。1988年配方施肥650万亩,占三大作物种植面积的76%,化肥施用量比往年减少了10%,氮磷比例有较大幅度提高,平均亩增产13%。再次,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和综合防治病虫害。1988年全区更换优良品种,积极推广了500多万亩的小麦、玉米模式化栽培。去年全区搞了89.5万亩的生物防治,仅此一项就节约农药费90万元。据农业部门测算,1988年亩投入折合现金比1987年减少5%,比较效益提高了10%。         (作者为河北省衡水地委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