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阅读
  • 0回复

“天下第一筐”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17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天下第一筐”
本报记者 武培真
嵯岗火车站是满洲里东南的一个小站,然而那里的“天下第一筐”却名传遐迩。
所谓“天下第一筐”,于1964年用柳条编成,直径5尺,高5.4丈。有人曾将两丈高的布幔挂在大筐上,上写五个大字——“天下第一筐”。
这个筐,内装30多吨炉灰,把通往水塔顶端的管线团团裹住。三九寒天,零下四十来度,不用烧煤供暖,水塔不冻,保证每天为20多列过往火车供水。而在这之前,一个冬期,光水塔保温就要烧煤上百吨。铁道部把这种勤俭精神称为“嵯岗精神”,号召全路学习。我国北方各铁路给水所,仅编筐保温这一项,一年便为国家节煤上万吨。
“天下第一筐”只是嵯岗精神的一个缩影,多年来,他们千方百计为国家节省开支。水塔冬季保温、工作场地供暖及平素烧水用煤,他们靠扫煤车、拾牛粪、筛炉灰、拣煤渣来解决;机房地板坏了,他们用扫车底所获水泥和石子铺。
如今,25年过去了,大筐是否仍在?嵯岗精神是否保持?记者于本月初奔赴嵯岗。很遗憾,“天下第一筐”因年月长久,柳条朽坏,已于1981年被拆除,而被石棉所代替,当年首倡编筐的老工长吕长松也已退休。然而,令人欣慰的是,“大筐”影响尚在,嵯岗精神犹存,且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20多年来,嵯岗给水所依靠“拣破烂”所得水泥和废钢铁修起了一道整齐大方的院墙,把以往由铁丝网圈成的简陋小院美化得像花园一样,全所所用煤炭照样不向国家伸手,仍靠大家扫车底拣煤渣解决。全所18盏灯泡,都从100瓦换成了40瓦,全所自1973年通电至今,15年间,共节电7.5万度;38年为国家节约各项开支40多万元。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