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农民心目中的“土圣人”——记茌平县两位农村党支部书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18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农民心目中的“土圣人”
——记茌平县两位农村党支部书记
王志耘 洪道保
我们在鲁西茌平县采访,先后见到了两位农村党支部书记,一个叫申望才,一个叫杜存山。他们为了改变家乡的贫穷面貌,不计个人进退,严于律己,使穷而乱的乡村脱贫致富,被农民称为“土圣人”!
在碱窝里掏金
今年开春,茌平县新建成一座拥有5万纱锭的棉纺厂。把这样一个凝聚全县人民心血的大企业交给谁管才放心呢?县委常委们掂量来掂量去,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到城关镇何潘村党支部书记申望才身上。
然而,县委书记亲自登门请申望才“出山”,这位年过半百的泥腿子竟然谢绝了。他诚恳地说:“何潘的事业需要俺,俺可离不了何潘村!”县委书记见他态度坚决也就点头同意了。连这次算起,申望才已是4次谢绝“跳农门”了。
其实,申望才的家乡是鲁西平原上有名的碱窝子。10年前,这里的乡亲有的还没扔下讨饭棍。连申望才自己也曾推着板车到邻县打过短工。正是家乡这种贫穷状况,激发着这位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当过兵、1959年入党的乡村干部拔穷根的热情。
何潘村有个手艺人叫何连明,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月,他的手艺发挥不出来,因为穷,儿子连个媳妇也说不上。放开搞活后何连明重新看到了希望,想办一个织纱布厂。但他既缺少本钱,又没有机器。这事让申望才知道后,他找到何连明说:“连明,你不用发愁,资金和机器我来帮你想办法!”此后,他以担保人身份到银行为何连明贷来一笔款,接着又帮连明联系机器。
何潘地处县城郊区,人均只有7分多点地。申望才早就认定单靠土地里刨金不行。他一边大力扶持群众开展个体经营,一边又想方设法上村办企业。四、五年来,申望才带领全村群众苦干实干,陆续建成了织布厂、玻璃钢厂、制碱厂、搬运队、建筑队、运输公司、物资回收站、综合商业楼,形成了拥有固定资产400多万元,流动资金200多万,年创产值500万元的农工贸联合生产实体。全村人均收入达到1800元,90%的户存款万元以上,何潘村变成了全县首屈一指的富裕村,真正拔掉了穷根子。
三让宅基地
茌平县冯官屯镇金杜村,是方圆有名的“乱子窝”。村子里打架斗殴成风,偷瓜摸枣的事屡见不鲜。几任党支部书记都没有治好这个“乱子窝”。最后担子丢给了当时年仅29岁的党员杜存山。
杜存山是讨饭出身,他人老实忠厚,但办事不含糊,在治乱中头几脚就踢得不同凡响。
事情发生在杜存山召集全村人制定乡规民约不久。当时,他家的猪没看好,跑到村边的庄稼地里啃了几口青苗,被人抓住了。有些手脚不大干净的人便借这件事放风:“支部书记的猪带头啃青苗哩,制定乡规民约还不是装样子!”
事情发生的第二天,杜存山通知村民到村头的场院开大会,全村几百号人到齐后,杜存山的妻子背着一篓玉米棒子走上台,杜存山说:“俺的猪昨天啃了青苗,按规定该罚80斤棒子,俺今天带来了,待会儿请会计过过秤。今后,谁的猪羊啃青,就按这个标准罚谁!”一席话把到会的人震住了。过去当干部的有错不认错,还尽搞特殊化,没料想杜存山还动了真格的!事隔不久,一位副支书的孩子去李王村偷东西,被人逮住,送来找杜存山,他照例罚了80公斤小麦。从此,村子里一些偷摸现象慢慢地治住了。
最令村民感动的还是杜存山三让宅基地:
这几年金杜村家家盖新房,可杜存山依然和家人住在祖上留下来的土坯房里。大伙实在过意不去,硬是帮他选了块地方。可是正当杜存山买了木材、砖瓦准备盖房时,村民杜学禄找到他,说自己的孩子大了,准备娶媳妇,需要一处宅基盖房子。杜存山觉得杜学禄说的在理,便和妻子商量把自己垫好的宅基地让给了杜学禄。后来村子里空宅基都划完了,杜存山便找了一个大洼坑,决定垫起土在上面盖房子。他花了500元终于在大洼坑上垫起了一块新宅基。当他再度准备盖新房时,在外工作的老干部杜京伦退休回村。杜京伦在外工作了几十年,回到家没个落脚处,杜存山想:老杜符合安排宅基的条件,但他没劳力,即使划给他宅基地光拉土垫地他也办不了。于是他和爱人商量再次把自己垫好的宅基让给杜京伦。爱人听完气不打一处来,说:“上次让宅基地我依了你,这次又拿咱累死累活垫好的宅基地送人,你还要不要这个家?”说着说着就气得呜呜地哭起来。杜棒山耐心解释说:“咱当干部该吃亏的就要吃亏,有点好事就捞,群众还怎么信咱呢?”宅基地让出后,杜存山领着妻子来到村中一个两米深的大臭水塘前,用手一指说:“咱家的房子盖在这!”今年初他把臭水坑填平盖上了新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