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2阅读
  • 0回复

期待全民教育觉醒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19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知识界纵横谈

  期待全民教育觉醒
林陶
在一次小学生家长会上,听到一位家长谈对学校教育的意见:
学校首先要教给孩子们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要一项一项具体地教。如不偷、不骗、不抢、不随地吐痰,过马路走人行横道,上车为老弱病残让座,长大了做工不偷工减料,做买卖不售假酒假药,做官不贪污腐化……至于“人口刀手”、加减乘除这些知识,一般孩子到需要时都学得会,早一天会晚一天会关系不大。
他的所言所思,显然包含着对现在社会风气的深深忧虑。建国40年了,尚没有教会国民不随地吐痰、乘公共汽车要排队、男士要照顾妇女儿童,以致在某些人中形成一种谁敢不按规矩办事谁能耐的风气。在北京乘车,笔者目睹一位壮小伙子一把推开前边背书包的小学生抢先上车,而不管这位可怜的小女孩是否倒在了车轮下。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耻辱。现在既然社会还不能事事给孩子们作出好的榜样,大家只能寄希望于教育,此外还有什么办法呢?
然而教育是慢功,见效要等20年。小学、中学、大学共十几年,学校该教的都教了,学生走上社会若干年,基本上照学校教的做了,没有被不良风气所同化,这才算有了效果。好比种树,总要等到这树种活了,有了绿荫,才算成功。
照此计算,建国40年时间,恰好两个周期,可以培养出两代人。实际却不然。其间最少有一半的时间被不同程度地耽误了。究其原因,就是上上下下都有人性急,嫌学校那样朝朝暮暮、年年月月辛勤培养不过瘾,于是靠政治运动、靠领导号召、靠舆论鼓吹、靠硬性灌输,希望青少年成长得更快一点,这些不能说都没有效果,然而毕竟是些冷一阵、热一阵的事,更何况感情用事的时候多,科学办事的时候少,结果是:原以为折过一片云就有雨,实际上使教育规律被扭曲,教育对孩子们成长、对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发展本应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始终没有发挥出来。为逞一时之快,而误人子弟、误党误国,得焉?失焉?
时下有人重提“教育救国”的口号。现在喊这口号不一定很恰当,但令人欣慰的是,其间似乎已透露出全民教育觉醒的信息,若果如此,则我家孩子幸甚,天下孩子幸甚,国家社会幸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