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7阅读
  • 0回复

苍山洱海的困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19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苍山洱海的困窘
本报记者 钱江
谁都知道大理的苍山洱海美。苍山十九峰,峰峰巧削玉芙蓉;十八条溪水飞珠溅玉,奔泻进碧绿色的洱海。云南第二大湖洱海是风光明媚的高原湖泊,水质清澈,盛产鱼虾。苍山高,洱海阔,风、花、雪、月“四绝”附丽于苍山洱海已千年。
然而今天记者到此,却听到苍山洱海一声接一声深沉的呼唤。
苍山说:请还我绿色的树
我看到一个令人忧虑的数字,苍山洱海之间,森林覆盖率仅为11.4%,已经失去了自我更新繁茂的能力。泛舟洱海,举目四望,洱海东侧是荒山秃岭,不要说树,就连草也很少;眺望苍山,森林线已退到海拔2500米以上,仅存于山腰一带。
我知道,对苍山森林的砍伐从唐宋时就开始了。明清时期是第一次大砍伐,抗战时是第二次,但第三次却在1958—1976年之间。如今的苍山十八溪在旱季已经断流!没有了森林的涵养,每年的雨水将127万方泥沙冲进洱海,壅高湖底。严峻的问题还在于,洱海上游水源地区的罗坪山、标山、大黑山等径流面积2565平方公里范围内,林木砍伐得更严重。如此下去,苍山将不是绿色的。苍山哪能不呼喊呢?
洱海说:请留给我清澈的水
切不要以为蓄水量近30亿立方的洱海水用之不竭。据大理水文站观测,70年代前洱海平均来水量8亿方,70年代减为7亿方,80年代初连年干旱,来水量降到5亿方以下。其中1982年来水量仅1.57亿方。用水量呢?1980—1988年间,洱海下游出水口上建成了3个梯级水电站,装机容量25.5万千瓦,单发电每年需用7亿方水。再加上工农业和生活用水2亿方,需求总量达9亿方。进水和用水每年逆差2—3亿方,连年挖库容。
洱海水位连降3米到了海拔高程1970米。洱海水面因此缩小了11平方公里,造成沿湖52个农灌水泵站悬空,无法抽水。沿湖水域变浅了,水草在向湖心蔓延。浅水区呈现出沼泽化状态,加上来水河口的变化,洱海土著鱼种失去了产卵场,逐渐消亡。
最突出的潜在问题是,当年建造西洱河电站是以1969米来设计取水的,如果真的这样,还将有大块湖底裸露出来。
“?”号,留在苍山洱海间
苍山洱海的窘迫终于唤起了大理各族人民的警觉。人们认识到了控制洱海最低水位的必要性。有关专家学者经综合论证,提出了对洱海最低控制水位线的看法。从1984年起,大理州《洱海管理条例》着手拟订,历经4年后定稿,经云南省人大常委会批准,自1989年3月1日起施行。
作为地方法规的这个条例规定:洱海“最低运行水位为1971米,最高蓄水位为1974米。一切开发活动必须严格控制在此正常水位范围内进行。”法规一出,洱海该喘一口气了。
问题偏偏没有那么简单。大理去年遇上了罕见的春夏秋连续干旱,洱海蓄水严重不足,今年又是春旱,洱海水位已降至法定最低点。眼下云南全省电力极度紧张,各方面都要求西洱河电站多发电。要发电就得降低水位,真是左右为难。
两难之中,似乎洱海保护就当退后一步了。3月21日,州政府向州人大提出议案,“请求在今年这样特殊困难的情况下,允许变通执行《洱海管理条例》……”将“最低水位”再降低30厘米。几天后,人大会议以微弱多数通过了请求“变通”的议案。
洱海水位突破了法定最低线,洱海边又多出一圈犹带潮湿的湖底。州人大委员感到困窘……
今天的洱海还是清澈美丽的,若是人们不保护它呢?记者突然发现,弯环似的洱海真像一个碧绿的大“?”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