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阅读
  • 0回复

减少内耗发挥整体功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0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减少内耗发挥整体功能
七届人大代表、天津铁路分局局长 王润生
在国力、财力有限的今天,能否从已经超负荷运转的铁路上再“挤出”“油水”呢?
我认为:完全可能。那就是走内涵挖潜之路,努力减少各部门间的磨擦和内耗,向管理要效率,挖运能。
铁路是“大联动机”,各部门、各工种在作业环节中配合程度如何,直接制约着运输能力的发挥。过去,铁路对车务部门的主要考核指标是装(车),卸(车),排(空车),而不考虑各站段的特点和作业性质,结果出现使反劲的现象。如南仓站是我分局最大的编组站,过去为完成每天几十辆的装车任务四处“求爷爷告奶奶”。结果,不仅影响了本站改编任务,也影响了整个分局的畅通。1985年,我们制定实施“运输经济责任制”,采取“突出重点,导向需要”的做法,把各单位的积极性吸引到分局总体需要上来。改革以后,分局不再考核南仓站装车,而是抓住重点,考核办理车数。南仓站没增设备没添人,办理车数以过去的日均9000辆直线上升,最高达13400辆,从而缓和了天津铁路枢纽“卡脖子”区段问题。去年,我们又推出了“运输全程联网”的办法。以分局为母系统,以站段为子系统,实行分层次开展组织运输。形成全分局的整体联网。以联网定联酬,以联酬保联心。一个“联”字,使天津铁路分局机、车、工、电、辆“五根指头”紧紧攥成一个“拳头”,40个生产站段、73000多名职工“一人一把号,同吹一个调”。以古冶为例,为压缩古冶机车入库等线时间,古冶站与古冶机务段紧密配合,创造了“分段入库,重联入库”等方法,使机车入库时间平均下降到35分钟,压缩了一倍多。
实行运输经济责任制和运输全程联网后搞活了站段,给分局注入了活力。1988年,分局运输收入创10.65亿元,成为全路56个分局中的收入大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