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农业的“基础”是农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农业的“基础”是农民
决定农业命运的不是粮食,而是农民本身。过去30年抓了粮食这个基础,粮食未解决;改革以后仅用五六年时间,粮食状况就大为改观。其后农业徘徊,根本问题是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田雨丰
农业是基础,就国民经济大系统而言,是毫无疑义的。那么什么是农业的基础?流行的观点是,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这种观点旨在强调粮食的重要作用。但是,重要并不等于是基础。无论就农业发展的历史,还是就农业的现状来谈,构成农业的基础,决定农业命运的不是粮食,而是农民本身,核心是他们的积极性。
农业的基础是农民,这是为我国农业发展实践所反复证明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曾按照粮食是农业基础的思路抓农业,甚至把粮食抬到了“纲”的位置。结果怎样呢?搞了那么多年,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根本原因,是在“左”的束缚下,被框定在“一大二公”旧体制中的农民,没有生产经营自主权,没有生产积极性。抓了粮食这个所谓的基础,丢了农民这个真正的基础,动摇了农业这个国民经济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了“一大二公”的旧体制、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确定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才迅速发展起来。30年没有解决的粮食问题,仅用五六年时间就基本解决了。近几年粮食生产又出现了新的徘徊,原因何在?人们多在强调农业投资的减少、自然灾害以及播种面积减少等客观原因,但是最根本的则是农民的积极性受到挫伤。
是什么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呢?普遍的说法是价格不合理,生产资料涨价,种粮的比较效益下降。以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吉林省为例,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总指数1988年比1987年提高7%,而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总指数却提高15.9%。但是,价格毕竟是一种表象。其深层的原因:一是政府对农副产品采取“刀鞭”政策和“单边合同”,多了不收,少了硬要,使农民合法劳动所得的相当一部分被不等价交换所吞噬;改革中由于宏观调控失衡造成的经济损失,通过非经济手段转嫁到农民身上。从一定意义上讲,价格不仅反映劳动价值,而且是某种产品,生产该产品的产业(如工业、农业等)和生产部门(工业企业、农民等)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具体体现,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尤其如此。二是长期采取的向城市倾斜政策,近几年更加厉害。城市基建规模越来越大,而对农业的投资却越来越小。政策的倾斜,又促使农民生产经营行为越来越短期化,农业生产发展后劲不足。第三是部门利益恶性膨胀,四面八方向农民伸手。有些部门以改革名义,向农民转嫁负担,有些部门,超越经济承受能力,搞各种“大办”,向农民强行摊派。
农业问题,粮食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解决的如何,事关农业的兴衰,左右国民经济的全局。解决农民的问题,关键是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启动他们搞好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农民的这种内在动力,主要来自于对合法权益和物质利益的追求,社会条件适应保证农民的这种冲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反之,积极性就会受到压抑、挫伤。总结以往的经验,处理好这个问题,最根本的是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坚持按等价交换原则与农民打交道。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使农业的物资、资金、技术等投入,发挥应有的效益。
(作者为吉林省委农村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