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阅读
  • 0回复

活跃的“地下商场”——青岛市人防工程见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活跃的“地下商场”
——青岛市人防工程见闻
本报记者 宋学春
4月中旬,青岛市龙山地下商业街落成开业,这个全国目前最大的地下综合商业服务中心是利用人防工程改造的,作为新旅游点对外开放,使这座美丽的城市锦上添花。
跨入商业街大门,穿过50米左右的地道,眼前豁然开朗:整条街灯火辉煌,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熙熙攘攘。青岛市人防办主任王正仓对记者说:“街长720米,宽9至12米,高5至8米。1981年青岛市决定开发利用人防工程,全部工程于去年底结束。里边设摊位500多个。此外,还有360平方米的舞厅,可接待中外来客的350个床位的宾馆,可容纳4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等,总面积25000平方米。
青岛市有62万平方米的人防工程,1978年前,国家每年投入500余万元来维修,等于背了一个大包袱。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防建设开始从“应急战备”转到平战结合,与城市建设相结合上来。至今,青岛已利用13万平方米,发展项目132个,收到好的效果。
经济效益。截至1988年底,累计产值和营业额2.32亿元,纯利润2435万元。1989年,人防计划产值和营业额可达4000万元,纯收入350万元。
社会效益。安排社会就业人员1140人。用洞内打出的石渣填平9条大沟,造地21万平方米。当然,也有人问:如果遇到战事怎么办?王正仓说:“可立即关闭所有开放点。”他雄心勃勃,要把青岛地下变成另一个充满活力的“大世界”。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