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阅读
  • 0回复

国民心态的记录——读报告文学《龙年》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2
第6版(文艺评论)
专栏:

  国民心态的记录
——读报告文学《龙年》
谢泳
1985年以后出现的“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到1985年已经渡过了它的黄金时代。那种轻率地将一切社会问题引入报告文学的做法恐怕未必能再持续下去了。将已有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做文学化、通俗化的表现也颇令人怀疑,读者所期望的恐怕还是报告文学作家本人的独特发现。发表在今年第三期《报告文学》上的长篇报告文学《龙年·1988·横竖撇捺》,在对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反思上可能会给人一些启发。
《龙年》没有沿袭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创作的老路,将各种材料和统计数字在作品中排列组合,而是创造一种氛围,让人们在这种氛围中感受到龙年对于当代中国人的影响,从而传达出新旧社会转型期国民的各种心态。整个作品的基调是凝重的,作家没有靠灾难性的事故来烘托龙年的气氛,而是通过一些人物在龙年生活的一种体验来表现龙年对中国人心理上造成的巨大压力。历史的发展常常会出现许多偶然的巧合,对于这种巧合,人们可以理解为一种偶然,也可以理解成一种必然,当然这期中难免渗入迷信的色彩或者具有宿命的味道。作家似乎正是借此来强化整个龙年中国出现的混乱状况,并对这种混乱与变革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思考。
《龙年》的作者是一个细心的人,他把整个龙年发生的重大问题都以大事记的形式写在自己的作品中,粗心的读者还以为他要就这些大事记逐一进行描述,但作家却没有那样做,他把笔深入到每一件大事中的当事人身上,在当事人的叙述过程中,不断地将龙年的神秘性和不可知性传达给读者。作家在龙年的第一个月中,首先通过西南航空公司的一·一八空难事故,将读者带入了龙年这个令人充满恐怖的年度中。接下来,作家叙述了“从一而衷”的老教授罗大冈夫妇在龙年的感受,以及一个父辈曾经发生冲突,而冲突最后转化成新的冲突的故事,借此来告诉人们在社会发生剧烈变革时期新老两代人的心理变化。接下来,作家从婚姻的变化、农民的变化、个体户的经历、赌博者的心态、砍伐森林暴徒的选择,知识分子精英阶层的叛逆以及现代迷信者的布道等几个侧面充分揭示了龙年中社会各个阶层中各种人物的心态。
由长江的《龙年》我想到了前不久读到的贾鲁生的报告文学《黑话》(见今年第1期《报告文学》)。这两篇作品尽管有很多不同,但在创作意图上却有相通的一点,即都在通过对人们随意发出的议论、牢骚、传说、迷信故事、黑话等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反映整个国民的精神状态。这种以反映国民心态为主旨的报告文学可能是报告文学创作中的新动向。传统的报告文学强调刻画人物,而社会问题报告文学在抛弃了人物之后看重事件,现在有些报告文学作家索性将二者都偏废了,随意选择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并将这些事件组合起来反映人们的心态和社会心理的变化。这种突出整个国民状态的作品或许称为心态报告文学,从而加入报告文学的题材领域。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