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阅读
  • 0回复

严重的世界饥饿问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2
第7版(国际专页(社会))
专栏:

  严重的世界饥饿问题
在联合国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5届部长级会议在开罗召开之际,本报驻罗马记者罗晋标采访了理事会政策协调和对外关系司司长阿·维·纳奎先生,请他介绍了当今世界上严重存在着的饥饿问题和世界粮食形势的现状。
    亿万人挨饿——令人担忧
纳奎司长指出,80年代,世界挨饿人数比10年前增加了5倍,1984年营养不良的儿童,比1975年的人数多。今天,饥荒仍威胁着亿万人的生命,特种营养病继续使人们遭受极大的苦难和死亡。仅80年代上半期,饥民总数已达5.12亿。由于世界粮食和经济环境没有明显好转,1989年饥民队伍可能增加4000万左右。
世界饥民的分布情况是,非洲饥民人数增长速度最快,亚洲营养不足的人数占世界总数的大半。在各区域内,大部分饥民集中在少数几个国家。3/4的亚洲饥民集中在孟加拉、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7个南亚国家。中国尽管把其饥民人数减少到占总人口的6%左右,但仍占亚洲饥民总数的15%。
2/3的非洲饥民集中在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扎伊尔、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和莫桑比克。在埃塞俄比亚、扎伊尔、乌干达、莫桑比克、赞比亚、乍得和索马里,40%以上的人口营养不足。世界上绝大多数饥民生活在农村,在亚洲和非洲其比例达80—90%,近东地区和拉美,分别为70%和60%。儿童、孕妇、哺乳母亲和老年人最易受害,据估计每年有1400万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营养不良、腹泻和传染病。
造成饥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发达和贫困;粮食和财富在国内或各国间分配不均……可悲的是,许多饥荒是由于冲突或战争造成的。诚然,不好的农业耕作习惯和农民全靠木材作燃料所造成的生态破坏,也使发展中国家产生了饥荒的危险。许多所谓“自然灾害”,诸如旱灾和水灾,归根结底是人为的结果。
    全球粮食形势——急剧变化
纳奎司长说,由于北美干旱和其他地区的自然灾害,预计1988/89年世界谷物库存将减少到2.75亿吨,比前一年降低约28%,就其与消费的比例而言,这是1972年至1974年世界粮食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国际粮食市场价格大幅度上涨,小麦价格比一年前上涨40%以上,玉米价格上涨近2/3。这种情况引起了世界粮食安全的一些重要问题。
第一,最近的涨价将直接影响发展中国家粮食进口的支出。如果发展中国家要维持其涨价前的进口量,仅小麦一项今年就要多支出25亿美元。
第二,粮援数量近期内可能因涨价而减少。与前一年相比,预计1988/89年谷物的粮援量将减少1/4,据估计2/3的减少量是对低收入缺粮国的。
第三,粮农组织认为,1989年谷物产量需空前增加2亿吨(12%),方能在1989/90年恢复世界粮食消费趋势,把库存补充到世界粮食安全所需的起码数量。但由于世界一些地区气候不利,初步迹象表明,实现所要求的增产可能性缩小。
第四,有人担心当前的粮食形势可能会使发达国家放慢旨在减少生产过剩的农业政策改革进程。经合组织预测,在今后几年中,谷物供应将再次大于需求,从而使库存增加,价格下跌,世界粮食体系的结构继续不平衡。
    不平衡的世界粮食体系——必须改变
纳奎司长特别指出,80年代初期,在饥民人数不断增加之时,世界粮食库存却达到创纪录水平。这清楚地说明,饥饿不是全球粮食供应不足导致的结果。到目前为止,发达国家剩余的粮食没有用来供应发展中国家的饥民,而且将来也不会这样做。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政策,即使今后几十年世界经济出现持续的大幅度增长,饥饿现象仍不会被消灭或减少。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饥饿人数将增长,有效行动的费用将大大增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