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诗学广被无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2
第8版(副刊)
专栏:

  诗学广被无边
艾青
诗歌是文化母亲众多儿女中的一个娇子。
诗歌产生于劳动,它与劳动同步发展。
中华民族是喜欢吟咏诗章的民族,从“断竹、续竹、飞土,……”的原始时代的《弹歌》算起,日月轮回,已历几千春秋。诗歌的发展,如东流之江水,无止无休,只要历史存在一日,诗歌就会长命不衰。
在中国诗歌发展的长河中,有影响的诗人,众若星辰,有影响的诗集,浩如烟海,至于诗歌中那些脍炙人口、流布古今的华章嘉句,更似葱茏之秀木,璀璨之砂金,不可胜计。
喜爱诗歌的民族,一向重视诗学和诗歌。对于华夏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孔子就把它看成重要的诗教课本:“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诗歌确实可以涵咏胸次,陶冶情操,广博见闻,开拓境界。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诗歌,是一块蕴藏极为丰富的文化宝藏,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开掘,并继承下来,弘扬开去。
我很赞赏朱光潜先生的话:“文学到了最高境界都必定是诗。”诗学广被无边,深邃无涯。我致力于诗歌创作和研究工作,业已半个世纪,至今不敢言诗。中国诗歌,源远流长,风格多样。《诗经》的质朴无华,《楚辞》的奇谲瑰丽,建安诗歌的慷慨悲凉,南北朝民歌的隽永流畅,无疑都对后世产生极大影响。至于老杜的沉郁顿挫、老诚悲切,谪仙的飘逸旷达、伟岸不羁,乐天的自然平易、刚锋内寓,苏辛的豪放雄健、半腴迭宕,更是垂范千秋,绳墨后人。即使是诗歌发展史上的支流、逆流,诸如宫体、艳诗、应制、回文等等,我们仍可从一个角度去研究、借鉴,其目的在于继承传统,变革传统,以开拓现代诗歌的新天地。
  (这是作者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诗歌大辞典》写的序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