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阅读
  • 0回复

参观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3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出访归来

  参观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
邹宪荣
在春天的日子里,我有幸率领一个隧道及地下工程技术考察团赴法考察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陪同我们的是儒列工程师,在世界最大的隧道研究机构——里昂国际隧道研究中心工作多年的专家。他告诉我们,英吉利海峡工程,早在1753年法国人尼古拉·戴斯马尼提出建设海底通道的意见,1834年马蒂诺·法菲尔建议用人工沉箱法建设隧道,1855年汤姆·待伽蒙又现实地提出用金属沉箱法建造隧道,并得到拿破仑三世的赞同,但被英方否决,历史上曾有十几次建议都未实现,直到1986年2月法英两国正式签订了建设英吉利海峡隧道计划协议,才开始进行各项准备工作。
在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法国负责施工的起点,也就是我们要参观的施工现场。我们一下车,就被工地门口矗立的直径约10米的隧道图徽而吸引,主人为我们放映了海峡隧道工程电影,观看了隧道模型和各种图片资料,之后,我们换上了工作服,参观了直径为51米、深为54米的大型隧道施工竖井和隧道水平方向掘进施工操作等。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不愧是本世纪世界上最大的工程之一,它从法国的桑加特到英国的佛里斯得尼,全长50.5公里,深为水下100米,由两条断面直径为7.6米的主隧道和一条断面直径为4.8米的安全隧道所组成。建成后,每3分钟可开出一辆汽车,年运货量360万吨。总造价600亿法郎,由法英两国共同建造。1988年9月正式开工,全部采用机械化和无渣排放的先进施工方法,整个工程挖石方约1000万立方米,均以破碎后用水冲泄排放施工。计划1991年7月挖通,1993年5月竣工交付使用。
联系这项工程,使我感受最深的,是如何实现政府职能宏观管理的问题。例如,这项工程投资600亿法郎,全部由股票和209家银行贷款解决,并由欧洲隧道集团公司承建。建成后由它们管理、收费,大约10至15年全部收回投资和利润,然后再移交国家管理。而法国政府只负责与英国政府签订同意建设隧道协议,其余诸事政府一概不管,因此,完全体现出政府宏观管理的职能。当前我国正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我们也可借鉴英吉利海峡隧道工程的经验,举办一些工程事业。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