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阅读
  • 0回复

旅游业如何继续发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4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旅游业如何继续发展
戴巴冠
经过10年快马加鞭的发展,中国国际旅游业正走到十字路口。
一方面为10年的辉煌成就所鼓舞,另方面又为海外旅游者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难题所困惑。旅游业与交通运力的失衡倾斜日益显露,超负荷运转造成交通梗阻,已成为当前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旅游企业和导游队伍迅速膨胀,服务质量不佳。这不能不影响我在国际旅游市场的声誉。
由此而引起了旅游业是继续保持一定发展速度,还是暂时减速之争。保速,日子难过,声誉受损;减速,已建成的1500家旅游饭店怎么办?旅游业正面临重大抉择。
追求人数?追求效益?
旅游业要继续发展,标志是什么?第一位的是旅游人数的增长吗?
号称“旅游王国”的西班牙,近几年每年接待旅游人数从4000万逐渐增长到5000万。去年,达到5400万人。在庆祝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接待大国地位的时候,西班牙冷静下来了,决定今后每年接待游客至多5000万;不再建新饭店;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将是不断提高接待质量和提高游客的人天平均消费量。
西班牙这一观念的转变,意味着世界旅游业开始由浅层发展趋向深层发展。这必将引起世界各国旅游业宏观管理部门和决策层的深刻思考。
我国旅游接待人数一年400多万,离封顶尚远。旅游业要继续发展,但发展的观念和方向应从西班牙的动向中得到启发。尤其在目前受交通条件极大牵制的情况下,应由接待人数第一转变为接待质量第一。不宜从人数而要从游客人天平均消费量上求效益,求发展。
从目前我国旅游外汇收入构成看,游客的购物和晚间文娱生活这两大块尚有很大的创汇潜力。现在全国旅游购物外汇收入只占总收入的30%左右,且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去年北京市已降至16.2%。而世界上一些国家则占总收入的40—50%。香港、新加坡这些“购物天堂”,有时甚至高达60%以上。
我国旅游商品资源非常丰富,但各地销售的制成品却是大同小异,缺乏特色。许多海外游客带了钱来因花不出去而抱怨。去年我国旅游外汇收入22.2亿美元,接待有组织的海外旅游者430万人,如果把销售旅游商品收入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即可增收1.1亿美元,相当于多接待21.5万名游客。
旅游者的晚间文娱生活,除了广州等少数城市开始活跃起来之外,多数地方基本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有的地方甚至还没有晚间文娱外汇收入这一项。如果我们能研究和开发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健康的、为海外游客喜闻乐见和乐于参与的各种文化娱乐项目,既可增加来华旅游的吸引力,又可增加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声誉重要?金钱重要?
旅游业深层发展的另一标志是,要以全方位的高质服务赢得闪光的声誉。如果收入与声誉发生矛盾时,宁可暂时忍痛舍弃眼前收入而要确保声誉无损。
泰国1987年举办“旅游年”,接待外国游客340万,比1986年猛增20%。正处于蓬勃向上的泰国旅游业决策层,并没有热昏头脑,他们在全面权衡利弊得失后,将1988年的增长目标降为10%,半年后再次降为8%。他们认为,尽管目前一切顺利,但如果听任旅游者似潮水般涌来,饭店爆满,交通紧张,导游素质下降等恶果将不可避免。与其因盲目发展导致旅游业声誉受损,不如提早控制闸门,以保障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泰国明智的决策给我们的启示是:旅游业发展速度不是越快越好,游客不是在任何条件下都是越多越好;旅游发展速度有一个最佳值,过了这个“值”,到时必得“报应”。
至于“1500家旅游饭店怎么办”的问题,同样要放到声誉得失的天平上去权衡。如果以进一步损害声誉的沉重代价来勉强填饱饭店的肚子,则将继续维持“饭店短缺”的假象,而造成恶性循环。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