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9阅读
  • 0回复

求同心理与畸形消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4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经济万花筒

  求同心理与畸形消费
路益绶
如今,人们的心理很难捉摸。就拿消费来说,不会抽烟的叼着“万宝路”,收入不多的穿绸戴金,年轻人“一掷千金”不皱眉,陋室摆彩电、冰箱更是不足为怪。可是,在消费中,这种“你有我也要有”、“你会花我也会花”的攀比和求同心理,已引发出种种畸形消费。
盐城一年抽烟花掉三个亿
我有个农村老乡,近年来阔得不认识。住的、用的、骑的,今非昔比外,抽的烟也由自卷烟变成了“万宝路”。他坦率地说:“也抽不出好坏。不过人家都抽高级的,讲牌子。”
参加同一水平上的消费成为目的,比阔就是兴趣。这种心态大有人在。从抽烟的人流看,各地抽的烟普遍越来越高级,抽烟的人越来越年轻,费用越来越大。据江苏盐城市调查,每户抽烟开支占食品消费的百分之五,一年全市居民抽烟花费三点零六亿元,相当于建两个盐城发电厂。
花钱到了数才满意
有几位青年人在一家饭店吃喝,服务小姐摆上两瓶“二锅头”。
“谁要那东西,换上‘茅台’”,青年不满地吵起来,“你们是成心让我在朋友面前丢份!我花钱到了数就给你们店送表扬锦旗。”
有人作过抽样调查,光买酒去年黑龙江省人均花费比前几年增长近一倍。有些低收入户也不甘落后。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