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3阅读
  • 0回复

工人刘式杰向作家提供生产知识 建议把“增产为了志愿军”歌词中的“大锤敲”改成“大锤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52-04-28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工人刘式杰向作家提供生产知识
建议把“增产为了志愿军”歌词中的“大锤敲”改成“大锤抡”
编辑同志:为了庆祝我们的节日——“五一”国际劳动节,现在我们正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几个歌子。在学习当中,我们觉得,袁水拍作词、郭乃安作曲的“增产为了志愿军”歌子中有一个毛病,就是第一段第五句“大锤那个敲嘿!小锤那个打嘿!锤锤打的美国狼!”中的“大锤那个敲”的“敲”字是不合适的。说“大锤打”“小锤敲”还可以。对大锤来说,用“敲”字是无力的,是以旁观者的立场看打大锤。工人们为了建设和保卫我们可爱的祖国,积极生产,支援“我们最可爱的人”。在冬天,我们穿着单衣工作;在夏天,火焰和红铁烤得汗珠掉到红铁上“吱吱”直响,可见打大锤是非常吃力的工作。为了唱起来有力,为了鼓舞人们行动,我认为把“敲”字改为“抡”字较好。因为打大锤有劲没劲,要看把锤抡得怎么样,抡得越高越圆,劲头就越大。
工人 刘式杰
袁水拍同志的答复
编辑同志:刘式杰同志所提的意见是正确的。我十分感谢他。我在这首歌词里写“大锤敲”“小锤打”这一句的时候,并没有仔细推敲使用大锤和小锤在动作上有什么区别。这是由于我没有深入生活、了解生活之故。刘式杰同志把“敲”字改为“抡”字,不但使歌词内容符合了实际,并且使句子变得生动,有力了。他所作的解释,使一个作者深深感到深入生活、体验生活的重要性。我希望唱这首歌曲的同志们都把“敲”字改为“抡”字。
袁水拍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