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5阅读
  • 0回复

从分裂走向和解——评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7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述评

  从分裂走向和解
——评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
本报记者 林皎明
在卡萨布兰卡闭幕的本届阿拉伯特别首脑会议,以埃及回归阿盟、阿拉伯国家关系普遍缓和为主要成果,揭开阿盟历史新的一页。会议表明,阿拉伯各国随着世界的缓和潮流逐步走向民族团结,用温和、现实和协调的立场处理阿拉伯内外事务。和解精神代替阿拉伯世界10年严重分裂状态。
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虽然是巴勒斯坦、黎巴嫩和两伊关系问题,然而,人们注意到,阿拉伯世界几对积怨甚深的国家关系开始和解,其意义和影响深远。埃及和利比亚、叙利亚和埃及、叙利亚和巴解组织的领导人在卡萨布兰卡实现了多年来的首次会晤。这种和解趋势的发展,不仅将导致这些国家双边关系的正常化,而且证明阿拉伯民族的凝聚力是可以超越分歧、朝着阿拉伯团结的目标前进的。
巴勒斯坦问题历来是阿拉伯民族关注的中心。在阿以争端中,阿拉伯国家为寻求共同的温和战略付出过很大代价。从阿盟非斯决议到巴勒斯坦第19次全国委员会的决议,阿拉伯国家通过政治谈判途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温和立场才得到确立。本届首脑会议再次重申这一和谈立场,而且将联合国安理会242号、338号决议第1次写进阿盟正式文件。这是继巴解组织承认以色列存在、宣布建立与以色列为邻的巴勒斯坦国以来,阿盟从非斯决议基础上向前迈出的又一步。它在间接承认以色列存在的同时,要求国际社会也承认巴勒斯坦国的合法生存权,标志着对巴解组织和谈立场的支持,也为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作出贡献。
本届首脑会议前夕,美苏两国领导人分别给摩洛哥国王哈桑二世写信,从不同角度就沙米尔的选举计划对阿盟施加影响。现在,阿盟各国元首一致支持巴解组织拒绝旨在镇压起义、取消巴解组织代表权的选举计划,但同时又表示接受在以色列撤军之后,作为全面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一部分的有国际监督的选举,为今后的对以政治较量留下回旋余地。这种不把门关死的策略看来有利于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同情和支持,也是对超级大国一种巧妙的回答。
本届首脑会议就黎巴嫩危机展开的长时间激烈辩论,说明目前的和解只是初步的,仍然潜伏着产生对立的因素。据透露,多数国家认为,黎巴嫩危机的根本解决有赖于所有外国军队撤出。伊拉克、约旦、埃及等国反对以色列侵占黎巴嫩国土,提议叙利亚从黎巴嫩撤军。叙利亚断然拒绝。在争执不下的僵局中,首脑会议最后采取折衷办法,强调实现黎巴嫩两派和解,呼吁维护黎巴嫩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阿拉伯新闻界人士认为,这实际上是先把问题挂起来,留待摩洛哥、沙特阿拉伯和阿尔及利亚3国领导人进一步调解,争取首先实现停火,然后推选总统。一般认为,黎巴嫩危机的前景并不乐观。
此间与会人士认为,每一届阿拉伯首脑会议只要实实在在地取得一项成果,阿拉伯民族便前进一步。幻想在一次会议上解决几十年遗留下来的历史遗案,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埃及回归阿盟、阿拉伯国家关系缓和,足以使卡萨布兰卡会议在阿盟历史上记录下光辉的一页。
     (本报卡萨布兰卡5月26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