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阅读
  • 0回复

正确处理军民关系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28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正确处理军民关系
孙传文
广州军区空军某油库,是重要的军事设施。过去,守库部队领导碰到可能影响油库安全的事情时,往往用阶级斗争观点进行分析,朝敌人破坏方面想。这样做,并没有减少不安全因素,有时还影响了军民团结。
当然,保护军事设施,是要有高度警惕性的,敌情观念也不能没有。但多年的实践证明,经常出现的影响油库安全的因素,不是敌人的破坏,而是军民之间存在的某些利益上的矛盾,没有得到很好协调造成的。为了有效地保护油库安全,守库部队领导更新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来处理问题。
1987年11月,油库驻地几家村民把油库围墙外的一块地选作建房宅基。油库领导向他们说明不应在油库附近建房的道理,让他们拆迁。他们不但不听,有个男青年还威胁说:“你们不让我们建房,我看是活得不耐烦了!”油库领导没有把这个青年人看成是“敌人”,而是请乡政府和派出所的同志来协助劝解和处理。派出所在劝解无效后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对这个青年作了限期拆除房屋宅基和罚款的处理。其他几户农民经过做工作,也都拆迁了。村民们认为,部队领导和地方政府对妨害油库安全的行为,不乱扣帽子,乱打棍子,既说明道理,又依法办事,挨罚也服气。
县委和县政府还召集公安局、土地管理局、乡村干部商量决定,把军队管理地界划分为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和军事安全区,规定任何人不得侵占军队土地。如有违反,依法处理。每年召开两次座谈会,进行一次联合大检查,经常对农民进行国防教育,使军民共管油库安全落到实处。一次,村民小蒋下田干活,嗅到路旁有汽油味。经过仔细查找,没有发现沾油物品,便立即跑去油库报告。县政府的阳副县长得知此情后,也带领公安人员和人武部同志,协同油库官兵巡查油管线。最后查出一个管线焊接处有一微孔,及时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这个重要油库在军民通力合作下,建库16年安全无事故。先后被广州军区空军、空军和三总部授予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