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阅读
  • 0回复

造林的“淮海战役”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5-31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造林的“淮海战役”
万兴
建设年代提出打“淮海战役”,有人也许会以为这只能是发生在“大跃进”时的事。其实不然,广东于去冬今春为消灭宜林荒山就打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淮海战役”,全省每天有上千万人参加植树造林,仅一个河源市整地打穴搬动的土石,就可以筑起一道一米高、一米宽的从广州至北京、又从北京至广州的泥土路(摘自五月七日《南方日报》第一版)。
此次“淮海战役”可谓战果赫赫,全省一千五百万亩宜林荒山一下子消灭了一千二百多万亩,除少数地方外,大部分县(市)的宜林荒山都种上了树。这说明,类似植树造林、绿化大地这样艰巨的事业,在一定范围内适当组织一次、几次“淮海战役”是必要的,可行的。
广东一九八五年尚有宜林荒山五千万亩,不到四年时间就减少到不足三百万亩。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而省、地(市)、县各级干部则是这场伟大战役的组织者。种树就像打仗一样,责任清楚,纪律严明,谁也不能例外。一个县委书记因没有达到任期内植树造林的目标而被“黄牌”警告后撤了职,这件事曾震动全省,这就是家喻户晓的“黄牌效应”。“黄牌”警告逐级生效,从干部到群众,都把植树造林当成必尽的义务。如果农户在划给他的“两山”(自留山、责任山)上三年不造林,集体就毫不客气地收回“两山”,另行承包。今年春天,笔者到广东采访,深深感到了责任制的力量,亲眼看到广大人民群众争着造林护林的动人情景。
今天的“淮海战役”与五六十年代的“淮海战役”有很大的不同。那时不少地方也组织过“万人上山”,一时轰轰烈烈,锣鼓喧天,可年年植树不见林,造林保存率极低。什么原因?最主要的是没有把植树造林与农民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种树也吃“大锅饭”,农民哪会有积极性?尽管农民人上了山,心却没有放在种树上,劲也不肯真使,凑合应付,甚至边造边毁,劳民而伤财。如今,农民种树既是为了国家,也是为了个人,劲头儿自然很足。
目前,在一些地方,有些农民分了“两山”后仍不种树。他们并非不想种树,而是在互相观望,担心自己先种了,别人眼红,种树反而吃亏。他们盼望造林有个好的“大气候”。为此,一方面要进一步落实各项林业政策,下大力气刹住乱砍滥伐歪风;另一方面,则可以借鉴广东的经验,理直气壮地加强对植树造林的组织领导,包括经过精心论证规划后动员群众打几次“战役”,促进全民植树的“大气候”早日形成。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