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高脚屋哨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6-01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高脚屋哨兵
新华社记者 曹国强 孙茂庆 新华社通讯员 白煜章
赤日、碧海、银塔;国威、军魂、虹霞、国之最南人家。卫我南沙,守礁人乐天涯
在祖国南沙群岛的一些礁盘上矗立着一座座高悬于波涛之上的银灰色塔状建筑,人们形象地称它们为“高脚屋”。它如同老山的猫耳洞,熔炼出一批批钢铁战士,也记录着热血男儿们的辛苦与欢乐,情操与信念。
    年饭
华阳礁。1988年农历除夕。
由于来的匆忙,没带日历,唯一一块带日历的手表也“罢了工”,战士们已有好几天不知确切的日期了。刚才大家还为哪天是春节争得面红耳赤。正争着,收到了上级的春节慰问电,大家才知道今天就是除夕,忙高兴地赶海去了。
大海是慷慨的。不大功夫,战士们就提着一桶桶石斑鱼、章鱼、海鳝、海蚌和螃蟹回到高脚屋。大伙七手八脚忙着作年饭。顷刻,高脚屋便飘出浓郁诱人的海鲜味。
菜一个个摆上桌,战友们围坐在一起准备吃年饭。“报告,有情况!”不等大家动筷,哨兵跑进住舱高声呼喊。礁盘东侧,3艘越南武装渔船正鬼鬼祟祟地朝礁盘驶来。船靠近礁盘后,从上面跳下几十个越军便往礁盘上爬。“不能让越军上礁!”礁长颜俊良一边向上级报告情况,一边命令打信号弹向越军发出警告。一发发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在礁盘边蠢蠢蠕动的越军见状慌忙转身溃逃,爬上船向远方逃去。
战士们见越军逃远了,便回到住舱。谁知,礁长的年饭祝辞刚开了个头,哨兵跑进来说越军又来了。战士们不等命令,又呼啦啦跑到住舱外。此时天近傍晚,暮色苍茫中越南武装船只在波涛间幽灵般晃动着。战士们在掩体内怀抱钢枪,枕戈待旦。黎明时分,几十名越军又从船上跳下,向高脚屋方向摸来。战士们按着预定方案,立即迎头驱赶。
太阳出来了,海天间一片辉煌。战士们忘了疲劳,又一次围坐在一起,以水代酒,举碗相庆,为粉碎越军的偷袭,也为这难忘的年饭。
    思念
艰苦的环境,极度的寂寞,使这些生龙活虎般的年轻人越发思念祖国,思念亲人。
这里远离大陆,看不到电视,看不到报纸,唯一可连接战士和祖国感情的是广播。但为了省电每天只能听半小时新闻节目,一到早晨6点半,战士们都要围坐在收音机旁。此时,大家不仅要了解祖国,也想从播音员清脆、悦耳的话音中品味出些什么,以慰藉心底对祖国强烈的思念之情。
他们也牵魂萦梦般思念着亲人。华阳礁指导员谢长明,格外思念远在家乡的妻子。几个月前,当护士的妻子给病人打针时被药物感染患病,单位给了她半年假,她带着3岁的女儿来到部队。谁知来队第二天,谢长明便接到赴南沙守礁的命令。妻子没有半句怨言,淌着泪,默默为丈夫收拾行装。离别时,妻子抱着女儿吃力地挥动着那只感染未愈的右手含泪道了一句:“好好干,别想家,多保重。”当时,谢长明这位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带着腰伤一夜穿插100多里不皱眉的钢铁汉子,也禁不住掉了泪。这样的好妻子怎能不让他思念?
新战士陈祥松在家是老么。一年前还在母亲身边撒娇呢。今年正月初十是他19岁的生日,往年过生日,母亲总要为他作长寿面,煮鸡蛋亲手剥了皮看着他吃下去。上礁后,他想母亲想得好苦,多么希望在南沙过个快乐的生日。但为了不给战友添麻烦,生日这天他照常上了岗。他持枪站在哨位上,遥望北方心里默默呼唤着:“妈妈,您的儿子长大了!”
    心愿
如果有人问高脚屋的哨兵们有啥心愿,他们会不加思索地回答:“洗个澡,吃一盘青菜足矣。”这些生活中最平常的需求,对高脚屋的战士们来说却是难得的享受。
南沙气候炎热、潮湿。白天骄阳似火,礁盘就像盛满沸水的巨锅,高脚屋仿佛是锅上的蒸笼;夜晚,浓雾四合,高脚屋又变成水晶宫,到处湿漉漉的,被褥仿佛能攥出水来。这里远离大陆,新鲜蔬菜奇缺,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食欲。为了保持体力,战士们想尽办法增加运动量。东门礁指导员游建国编导的《南沙哨兵舞》最受战士们欢迎。大伙学会的第一天便想跳个痛快。谁知刚刚跳了几分钟,人人热得汗水四溅。游建国只得高声宣布:“淡水有限,舞会停止。”想到每人每天仅有的半脸盆淡水,大伙的情绪才低落下来。
于是人们盼望下雨。但老天像有意考验这些新到的主人似的,不但雨少,而且每次都来去匆匆。常常是不等人们洗完,便雨过天晴了。最难堪的是,你刚打上肥皂,雨却停了,弄得你哭笑不得。
苦吗?是苦。但苦中有甜、有乐。每当战士们看到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商船从礁边驶过,看到来自祖国的捕鱼船队一天天多起来的时候,他们会从心底觉得自豪、欣慰,仿佛全部心愿都得到了满足。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