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阅读
  • 0回复

凉山的渴望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6-01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凉山的渴望
本报记者 贾昭全
早春二月,我们冒着纷扬的雪花,驱车从大凉山腹地的昭觉城出发,访问了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铜选厂。
昭觉县铜选厂建于50年代末,曾经四起四落。直到1987年下半年才绝处逢生,时来运转,成为大凉山上赫赫有名的赢利大户。
“铜选厂起死回生,原因何在呢?”我问县长。
“唉,翻身娃子办工业难啊!”县长施正华(彝族)先叹了一口气,然后接着说:“我们彝族缺少文化,更不大懂技术、管理,怎能办好企业呢!?前年,我们从外地请了几位能人来,铜选厂当年就扭亏为赢,去年居然赚了83万元!所以我说,铜选厂‘死’与‘生’的原因,关键是个人才问题。”
在凉山,我们还到过喜德、盐源、金阳、普格、冕宁等县和西昌地区,参观访问过一些工厂、企业、医院和学校,所到之处,人们和施正华一样地感叹:“我们缺乏人才!”地处小凉山上的金阳县,全县36个乡镇中,有16个乡的医院没有一名正式医生!这个县的教师也奇缺。县里6所中学共缺教师130多名;现有的教师里,也只有48%达到大专学历,其余都是中学生教中学生!以农业为主的盐源县,全县46个乡镇,至今还有22个乡没有农业技术员。凉山钢铁厂建厂时,本想就地物色技术干部,可找遍全州也没有合适的人选,只好从外地引进人才,连厂长也是借来的。凉山由于缺乏人才,这里的彝族同胞和各族人民尽管守着金山、银山,却过着“要饭吃”的日子。
凉山渴望人才。因此,他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盐源县,我们听到一个恰似肖何追韩信的故事:那是1985年9月的一天,当时在盐源工作的县委副书记陈其中,突然听到在盐源中学任教的杨某不辞而别的消息。陈其中想,杨老师大学本科毕业,年富力强,又是县里第一流的数学老师,这样的人才走了实在可惜。于是,他立即出发,撵了60多公里,追上了杨某。和他促膝谈心,交换意见。杨某被感动了,第二天便回到了学校。金阳县的同志说:“凉山不‘凉’,凉山人民对待知识分子的心是滚烫的。”这话是真的。有一年,上面决定分配给金阳县一名医科大学生。县里的领导听说后,高兴得像得了宝贝似的:人还未到,就给他腾了一间住房,来的时候,卫生局长和一名副县长亲自迎接……
尽管如此,凉山人才“留不住,调不进”的现象仍很普遍。前面谈到的那位杨老师,后来还是下了山;金阳县的那位大学生,一个月后竟不辞而别!对于一些人来说,凉山简直成了“荒凉”的代名词。有位农大毕业生,当领导宣布她被分配到大凉山时,当场休克了。某师范学院一位大学生,毕业考试7门课程不及格。学校和他协商:如果你去凉山工作,就给你毕业证,否则休想毕业。为了拿到文凭,那位大学生只得逼上凉山。
凉山州提供的材料表明:凉山人才外流大大超过引进。1981年至1986年6年间,全州外流的人才4296人,而1978年至1987年十年间引进的只有1262人;1978年至1987年凉山州考入大专院校的学生约6000人,而同期分配到凉山州的大专毕业生仅3867名。截至1987年10月,凉山州共有知识分子40730名,其中具有大专文凭的才6757人,后者仅占全州总人口的1.9‰。
凉山人才“留不住,调不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尚未完全落实和自然环境比较艰苦、交通比较闭塞等因素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许多知识分子在其子女的升学和就业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后顾之忧。一些五六十年代来到凉山的知识分子伤感地说:“对凉山,我们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在凉山州的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县里,离县城较远的厂矿大多无力兴办子弟学校,多数区乡没有中学,职工子女上学困难很大。布拖县有位教师,在区乡任教30多年,4个子女无一人就业。凉山的广大知识分子要求尽早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以便安下心来为凉山做贡献。他们反映,那些基本“少数民族化了”的汉族子女却享受不到政策的优惠。他们要求改变这种事实上不大公平的待遇。凉山一些党政干部也希望国家在倡导大学生毕业分配“双向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到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保留一定比例的国家统一分配,否则是没有多少人自愿选择到像凉山这样艰苦落后的地方来的。
凉山缺乏人才,凉山呼唤人才!
(附图片)
图为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工农兵学校彝文班学生在上课。
王振华摄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