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阅读
  • 0回复

桑椹的回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6-04
第8版(副刊)
专栏:

  桑椹的回忆
彭龄
比起水果摊上那些堆成小山似的通红、鲜嫩的草莓来,这桑椹儿就太不显眼了,但是,它却强烈地吸引了我。
卖桑椹的,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和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这桑椹是哪里摘的?”我一边请老太太帮着称,一边搭讪着问。
“树上摘的!”小姑娘嘴快,仰着脸,翘着小鼻子,一副认真的神态。
我故意逗她:“噢!不是水里捞的?”
“嘻嘻!才不是呢!告诉你,这是从我们家树上摘的。奶奶说,别看桑椹不起眼,城里人难得吃到,她让我爸、我哥采一些,让城里人尝尝鲜……”
是的,这些年,由于城市不断扩展,现在城里的孩子,难得有地方采桑椹吃了。
往回走的路上,我忍不住拣一颗紫色的桑椹放进嘴里,那淡淡的清香让我想起童年。那时,我也像这小姑娘这么大,不,也许还要小一些……
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和母亲常年住在重庆沙坪坝的乡下。父亲三天在城里,从事“抗战文艺联丛”的组稿、编辑与出版业务;三天回家翻译进步的苏联文学作品。我一口四川话,是个地地道道的“四川娃儿”。放学回家,除了拾柴禾和帮着母亲做些简单的家务活儿之外,更多的时间都是跟小伙伴儿们在荷花塘里摸鱼,或者,爬上柳树捉金龟子。
记得在我们住的“合作新村”后面,大约一里地左右的地方,有一户独立人家。墙是农村“乾打垒”的土墙,屋顶铺着茅草,门前是半人高的竹篱笆,是个典型的农家小院,里面住的却是位有名的画家。离那户人家不远,有一棵大桑树。每当桑椹成熟季节,我常和小伙伴儿们跑到树下。爬树,自然是我们男孩子的事,女孩子只能在树下拣。有时,我们故意气她们,骑在树杈上,把一颗颗又大又紫的桑椹往嘴里送,却不丢给她们,惹得她们又叫又囔。
有一次,我们正采得高兴,却听见树下有人说:“不要爬得那么高,小心树枝经不住,摔着。”一口“下江人”的口音。透过密密的桑叶,见树下站着个穿大褂蓄长胡须的人,向我们和善地笑着。我们猜,这一定是那位画家了。
我们从树上下来,想着刚才在女娃儿面前逞强,被大人偷看了去,挺不好意思。他却拍拍我们的脑袋,笑着问我们姓名、年龄,我们都一一回答了。一个小伙伴却??眼睛,反问他:“你问这些,不是为告我们家长吧?”
那人哈哈笑着:“还用得着我去告吗?”
我们相互看看染得乌紫的指头、嘴唇和牙齿,都笑了。
我们知道他姓丰,便按当时四川娃儿们对读书人的称谓叫他丰先生。亏得“先生”这个词,年龄界限不那么严格,否则,他那一把胡子,我们还真不知道该叫他叔叔呢,还是该叫他爷爷。但我们很快都喜欢上了这位丰先生。
他常把我们叫到篱笆跟前,拿一只炭笔,在小画夹上为我们画像。他画的,只是粗粗的一个轮廓,有时甚至不画眼睛、鼻子,只画一张嘴。但那嘴唇或张或合,嘴角或翘或垂,却把张三李四是喜是怒,是憨是嗲,表现得惟妙惟肖。我们当时幼小,只觉得有趣,都争着让他画。特别是燕子低回、桑椹成熟季节,只要丰先生在家,他的画本上总要留下不少我们这些一嘴乌紫,一脸童稚的四川娃儿们的速写……
抗战胜利以后,我随父母迁到南京。一天,父亲带给我两本《儿童世界》,我兴致勃勃地读着。突然,我看到一幅插画,那独特的简练的笔法,令我惊异,忙看作者名字——丰子恺,丰子恺——丰先生,一定是他!我几乎欢跳起来。那是一篇童话,文章和插图都是丰子恺先生创作的。后来,打听到那人果然是丰子恺先生。那时,他在重庆美专教书,不仅是著名画家,还是散文家、翻译家。
从此,我无论走到哪里,一看见桑树,或者吃到桑椹,就会想起孩提时代,想起那位说不出年纪的蓄着胡须的画家……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