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阅读
  • 0回复

“戈尔比”来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6-12
第4版(国际新闻)
专栏:新闻特写

  “戈尔比”来了
本报记者 江建国
西方人习惯给他们喜爱的人起个爱称。从前他们称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为“罗尼”,现在他们称戈尔巴乔夫为“戈尔比”。这个“戈尔比”自从4年多以前就任世界上最大的国家的领导人职务以来,无论在国际上还是国内一次又一次地刮起新风,有时简直吹得人们有些晕头转向。夹在美国和苏联之间的西德,对这位领导人的一举一动自然有着分外的关注。人们不是从一般的好奇出发,实在是因为西德有许许多多的问题需要同苏联一起解决,裁军、导弹、西柏林……等等。现在,“戈尔比”来了,西德政界、新闻界和普通老百姓的目光,也就自然而然地差不多全都注视着他了。
连日来,西德的新闻界头号标题是“戈尔比”。各大报几乎全都出版增刊,篇幅长达十几版,苏联的这个,苏联的那个,西德苏联关系,欧苏关系……真是排山倒海。全世界50多个国家近2000名记者云集波恩,因为人太多,新闻中心是借西德基督教民主联盟的总部。记者在那里打听了一下,仅苏联塔斯社一家就派出五六十人的队伍,许多外国记者专程从莫斯科飞来。今天上午,记者到总统府采访欢迎仪式,在门前排了半个钟头的队才好不容易进去了。
“戈尔比”一行12时30分抵达市中心的总统府。数不清的摄影机、摄像机对准了他,快门响个不停。晚到一点的记者只好从后排头顶上把镜头对准他按快门。戈尔巴乔夫今天着深色西服,风度潇洒。在总统府草坪上,他两次停步同欢迎的人们交谈。一个苏联十五六岁的少年告诉他,他们是一组交换的中学生,来自苏联罗斯托夫,现在多特蒙德一个中学学习。这个少年说,“开放性”使他们来到西德,戈尔巴乔夫满意地笑了。一位西德人对戈尔巴乔夫说,他们汉堡的一个基金会正在培训苏联经济界的年轻经理,戈尔巴乔夫说,这种合作会越来越多。我观察了一下,这次欢迎仪式比布什半个月前那次气氛热烈轻松得多,来的人差不多超出一倍。总统府外不少行人隔着栅栏向里面眺望,戈尔巴乔夫的车队经过时,行人向他鼓掌。“戈尔比”隔着车窗招手作答。
“戈尔比”来了,他将为西德、为德苏关系、为东西欧关系带了什么新的礼物?人们只能拭目以待了。
                   (本报波恩6月12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