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阅读
  • 0回复

招聘承包完善管理 临汾眉户剧团生机勃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6-18
第4版(综合)
专栏:

  招聘承包完善管理
临汾眉户剧团生机勃勃
本报讯 最早招聘团长、实行合同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山西省临汾地区眉户剧团,在中标团长崔凤鸣带领下,注重完善剧团内部经营管理机制,在以副补艺、健全管理制度、培养优秀人才和创编新剧目方面,4年迈出4大步,从原来面临解体的困境,一跃成为生机勃勃的优秀剧团。剧团面貌大变。
——变单靠伸手向国家要钱养人为开拓多种经费来源渠道,发展多种经营以副补艺。该团确定17名专职人员从事第三产业。没有资金,靠银行贷款和个人集资解决;没有经验,边干边学。经过3年多的努力,根本上改变了“讨饭吃”的状况。现在每年第三产业、演出以及得到的专项艺术奖励收入达20多万元。在经费使用上,首先保证艺术投资,3年多来已投入设备更新和排演现代戏近20万元,剧团固定资产总值增加了22%,到今年演职员的工资总额翻了一番。
——变单靠随意性的经验型管理为制度化的科学管理。团委会和党支部发动群众,自下而上地制定了管理、医疗费使用、财产管理等一系列制度和规定。为了保证规章的实施,还完善了互相制约的监督机构,做到令行禁止,赏罚分明。
——变人才流失为广开才路、培育人才大胆使用,并注意提高演职员素质。3年多来从团外招聘了10名在艺术上、管理上有专长的人才。同时注重全团演职员素质的提高,特别是青年演员的培养。他们先后派10多人到西北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院校学习深造,并有30多人次参加全国各地观摩学习。剧团还同全国一些剧团建立起横向联系,开阔视野,广采博取。1986年以来,全团有8名演员获省级汇演、比赛的金牌、银牌奖,剧团获得综合治理、精神文明等13项奖励。目前全团演职员平均年龄24岁,不少年轻演员的表演很有特色。剧团成为全省有影响的青年剧团之一。
——变剧团贫乏、忽视艺术质量为年年出新戏,戏戏有观众。几年前观众评价他们:“眉户剧团出戏难,《张连卖布》唱不完,台台不离《三进士》,过来过去《李亚仙》”。自从改革承包后,他们不仅对原有剧目进行加工提高,还创作演出了现代戏《黄昏恋》、《在是非前面》、《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古装戏《借纱帽》,移植改编了《清风亭》、《林娘》等近10个剧目,受到观众喜爱。其中4个剧目被电视台拍成电视片,同时将唱段灌成唱片、磁带出版发行。《两个女人和一个男人》是根据小说《老井》改编,无论在思想意蕴的开掘和戏曲艺术表现上都有新意,受到戏曲界一些专家的好评。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已邀请该团今年内赴京演出。
                   (练达)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