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28阅读
  • 0回复

战士不会忘记他们——首都部队医院救治伤员侧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6-19
第1版(要闻)
专栏:新闻特写

  战士不会忘记他们
——首都部队医院救治伤员侧记
本报记者 赖仁琼
6月3日深夜,一批部队伤员被送到北京军区总医院。4日凌晨,由优秀医护人员组成的第一支医疗队奔赴火线抢救伤员。行进途中,他们乘坐的救护车一辆被砸坏,一辆被烧毁,医生护士被围攻,2人被打,1人中弹。但他们置个人生死于不顾……
连日来,该院抢救治疗伤员数千人,收住院200多人。在交通中断期间,400多名家住院外的医护人员从门头沟、香山、丰台等地赶到医院参加救护,有的步行30多公里。6月9日,洪学智、刘华清、秦基伟等军委领导来院看望戒严部队伤员,当他们得知医护人员火线救治伤员的情况后说,北京军区总医院的医疗任务最重,完成任务最好。
位于北京西郊五棵松的解放军总医院,从6月3日晚上9点多开始接收伤员。深夜,伤员越来越多,伤情越来越重。院领导和专家教授组成的指挥组在急救科现场指挥。送到急诊科的伤员,在最短的时间里得到初诊、分类、专科检查和止血、包扎等处理,需手术的立即送往手术室。该院外科医生全部到位,18台手术同时展开。
在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围攻医院门诊大楼的危急时刻,该院的干部们组成两排人墙,维护抢救通道。医务部主任朱士俊说:“伤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伤员送到医院,连半分钟也没有耽搁!”抢救一严重火击伤的战士需要大量新鲜血液,该院汽车队、警卫连的同志马上列队到急诊科献血,5000毫升鲜血一滴滴流进了这个战士的血管。眼科的专家还到各驻京医院巡诊、会诊,使一些疑难重症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该院收治的伤员中,无一例因治疗不当而死亡。
解放军某部司机班班长樊利华,6月3日晚在新华门西侧为保护排长刘国庚而被暴徒打得遍体鳞伤,他转送到解放军304医院。在这里,他得到了精心的治疗、护理,身体恢复很快。6月16日,记者见到樊利华,他在病床上激动地说:“我万分感谢首都的医生护士和好心的群众,我永远忘不了他们。”
6月3日晚,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扬言要冲击医院,许多不明真相的群众也聚集在医院门口。为使救治工作顺利进行,确保部队伤员的安全,医院几十名同志组成小分队守卫大门,他们还耐心地向群众宣传、解释。当围观者看到陆续送来的伤员不管是军人还是误伤的群众,都得到了积极的救治,便纷纷散去。医院按军队、地方分开并由两套人马分别救治。当该院的血源、药品告急时,汽车队的司机冒着危险到市中心血站和其他医院拉来血液、葡萄糖盐水等。
虽然首都数家部队医院的医务人员已在去年脱掉军装改为文职,但在这次救治伤员中却依然体现了军队的纪律和作风。医生护士说:“我们脱下军装还是兵,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为部队服务,为人民服务,这永远是人民军队的宗旨。”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