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9阅读
  • 0回复

日光城里鱼水情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6-23
第4版(综合)
专栏:

  日光城里鱼水情
罗同松 王黎红 秦光龙
4月中旬的拉萨,周围山顶依然白雪皑皑,市区夜间气温一般都在零下10摄氏度。然而,在这里执行戒严任务的官兵,却坚持住在四面透风的帐篷里。他们在营地贴了这样的标语:“为了拉萨人民的幸福与安宁,风餐露宿心也甜!”
一天深夜,风雪交加,藏族阿爹顿珠来到一座帐篷,见战士们的被子、枕头上落了许多茅草和泥土,便哽咽着说:“这怎么能过夜?我家挤你们七八个人没问题,走吧!”经过好一番谦让,战士们还是婉言谢绝了阿爹的邀请。
在蜚声中外的色拉寺,喇嘛们见战士在帐篷里受冻,便腾出住房要某部一营搬进去住。官兵们千推万谢,说:“不住寺庙,是我们的纪律,不能违犯啊!”于是,喇嘛们买来电线,从寺里接通电源到一些帐篷,让战士们用电炉取暖。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市卫生防疫站、市邮电局、市石油公司等30多个单位,不到一周时间,便腾出办公室、会议室、舞厅、食堂、招待所以及诸如此类的公房5000多平方米。战士们坚持不搬,许多单位的职工便成群结队到帐篷里去“抢”被包。
接着,又有10多个单位,将公用电视机摆在了战士们住的房间里。至少有7位职工将家里的电视机搬来给战士们收看节目。一对结婚才3天的年轻夫妇抬着牡丹牌彩色电视机来到战士们住的房间,新娘说:“这电视机头几天才买的,效果还不错,你们先使着吧!”
一些机关干部,主动为戒严部队充当翻译。第五中学的3位教师利用休息时间,义务为战士们办了藏语夜校,教给战士们日常生活特别是执勤中需用的藏语。许多机关干部和学校老师,为上夜大、电大、函大的官兵补课,使他们在执行戒严任务时尽量少缺些课。
在拉萨街头,我们常常为这样一些场面所激动:一群群拄着拐杖的藏族阿爹和阿妈,一队队穿红着绿的藏族姑娘和小伙子,提着青稞酒,捧着酥油茶,拿着香烟、瓜子和糖果,来到路口哨位,献给执勤的官兵。
一天晚上,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温度已经是零下14摄氏度。北京东路一位名叫卓西尼玛的老大娘抱着一捆干柴,提着热腾腾的酥油茶来到离家不远的哨位,给每位战士斟了一大碗,还要生火给战士取暖。战士们喝了茶,但是耐心给阿妈说明了哨位旁边不能生火的理由。阿妈就拉起战士的手来搓揉,以此生热。
西藏大学以及其他院校的许多学生组织起来,用小车推着保温桶巡回于一些哨位之间,将热乎乎的甜茶送到战士们的手中。
戒严部队进驻拉萨市,长时间吃不上新鲜蔬菜,有的战士嘴唇干裂。西郊八一农场10多位藏族群众将温室里种的,连自家人也舍不得轻易采摘的芹菜、小白菜送到部队伙房。
部队一位老军人说:“1951年我随大部队进藏时,藏族群众就是这样欢迎和支持解放军的;快40年了,他们热爱子弟兵的深情厚谊丝毫没有改变!”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