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盛田昭夫与索尼精神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6-27
第7版(国际专页(经济))
专栏:

  盛田昭夫与索尼精神
王琨
盛田昭夫是日本索尼公司的主要领导人,世界著名企业家。他写的《日本造—盛田昭夫和索尼公司》一书内容丰富,不仅有实例,而且富于哲理,读后使人受到不少启发。
盛田1921年生于日本爱知县,少年时期就喜爱科学。1944年从大阪帝国大学理学部毕业,后来与1946年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毕业的有志之士井深大共同创立东京通信工业株式会社,1958年,正式改名为索尼公司,现任索尼主席兼总裁。
盛田作为世界上的著名企业家,几十年来,在经营和发展企业方面,已总结出一套企业哲学。
他十分重视人的因素。他说:“如果说,日本式经营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人’就是一切秘诀的最根本出发点。”他认为,企业家最重要的任务,是培育起与职员之间的良好关系,要使企业内部有一种大家族的整体观念,即职员与领导者共命运的情感。因此,他几乎每晚都与年轻职员共进晚餐,常常聊到深夜。就这样,他对职工们的思想情绪以及各方面的情况十分熟悉。比如,有天晚上,他同一位青年职员聊天,得知这个年轻人以前对索尼十分崇拜,认为进公司是自己的最佳选择,但是碰上科长是个平庸之辈,他感到很失望。盛田从青年的谈话中受到启发,便想到建立“内部招聘”制。他允许公司里职员不足的部门随时发布“求人广告”。职员们可以自由地、秘密地前去应聘,“顶头上司”无权阻止。他认为,一个人一辈子被强迫干自己非常厌恶的工作,是极大的不幸。一个人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过长,会丧失紧张感,倒不如换一个工作环境更好。实行内部公开招聘制有双重好处:一、职员可在自己较满意的岗位工作;二、公司人事部可发现“人才外流”部门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一位企业领导人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往往过分追究出错者的个人责任。盛田主张,不应过于追究个人责任,主要应查明出现差错的原因。如能查明原因,失败者将会对这一教训刻骨铭心,永世不忘,别人也可避免重蹈覆辙。索尼公司自创立以来,盛田没有解雇过一个偶犯过失的职员。
另外,盛田注意到,世界上不少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往往在工人以及低级管理人员面前,具有一股强烈的优越感,于是他便设法淡化等级观念。有这么件事:盛田曾经参观美国一家工厂,看见办公室里装有空调,舒适惬意,而一进车间,职工们却汗流浃背,热浪令人窒息,他便想:“在这种劳动条件下工作,要想达到高质量的技术要求,是很难想象的,这里的职工们对呆在凉爽舒适的办公室里的那些头头们究竟能有多少忠诚心!”他回国后便努力将工厂的车间搞得比工人的家庭更为舒服,而对管理人的办公室尽量布置得朴素些。盛田很重视民主商议,特别珍重中层管理人员的作用,也经常注意提升若干出类拔萃的年轻人进入领导层。民主商议既有自下而上的一面,又有自上而下的一面。就拿盛田当年极力主张推销新产品袖珍收录机来说,他将自己之所以作出这一决定的理由向全体职员作了详尽说明,并且最终取得他们充分理解,结果,他们才为这一计划的成功作出了100%的努力。
比较长的一个时期,世界上流行一种说法,日本人惯于把人家的玩艺儿拿来。索尼人并不完全否认,并认为“模仿是学习的第一步”。他们在“拿来”的同时,充分加以消化、并发挥革新的独创精神,向国内外市场不断推出新的拳头产品。盛田在他的书中特别强调,创造性必须贯穿于技术、产品计划、市场管理这三个领域。这比西方企业哲学中的一些提法要更前进一步。他认为摆在经营者面前的极其重要的课题,是发挥人们的独创精神,其秘诀就是给人们不断设定目标,鼓励人们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对科技、工程人员更应如此,使他们全力以赴,搞出新成果。没有产品计划,就不知运用什么新技术、新工艺,就产生不出新的发明,新的产品。而当新产品问世后,下一步便要求市场经营也要有独创性。只有当技术、产品计划、市场经营三个环节的独创性得到发挥,消费者才能得到新技术的恩惠。索尼人之所以能取得飞跃的进步,其奥妙就在于他们始终不满足现状,认为自己处在落后状态,从而产生“饥饿”感、紧迫感。他们不断学习世界上比自己先进的东西,经过消化,又创造出人家没有的东西。
为了获取市场信息,特别是为了面向世界做生意,就不能把自己封闭起来,要具备开放思想,努力去了解各国人民,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盛田就经常到欧美各国去了解国外市场情况、产品信息和技术变化,这对他发展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的经验是:“只要你手头有适合国外市场的优质产品,又有努力‘扎根’国外市场的信念,你的产品就一定会在海外大受欢迎。”
盛田与索尼公司的经验,的确有许多地方是值得思索、探讨和借鉴的。(附图片)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