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巍巍昆仑》在延安拍摄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04
第8版(副刊)
专栏:大地

《巍巍昆仑》在延安拍摄
周春铭
革命历史巨片《巍巍昆仑》在延安拍摄期间,受到当地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老乡们的热烈欢迎,他们像当年对待红军、八路军一样对待摄制组的同志,使大家处处感到老区群众的热诚和他们对中国革命与人民子弟兵的特殊感情。
那些天,延安城突然显得格外热闹。人群中不时闪现出穿各式军装的人,既有穿灰布制服的八路军,也有穿黄军装的“国民党兵”,有时还有成队的年方七八岁的小八路出现。这些人中往往还有似曾相识的大人物。“你看,那个高个子怎么有点像毛主席?”“那个浓眉大眼的是不是挺像周副主席?”“那个身材挺魁梧的真像咱们的彭老总。”路旁的老乡指手画脚地互相猜测。
原来,摄制组的道具服装大部分是新制作的,服装组的同志为了给服装造旧,提前把服装发到演员手里,让他们平时尽量穿着。于是他们一上街,很快被群众认出来了。那些在影片中扮演当年延安保育院孩子的小演员们,都是本地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一听说要他们拍电影,心里可高兴了。小军装一上身,还真像“马背摇篮”里的小八路。
全国歌坛刮过西北风,陕北民歌信天游也风靡全国各地。为了突出地域色彩,影片中几支插曲都使用了“信天游”的曲调,演唱者都是当地的民间歌手。榆林群众艺术馆刘调平演唱的《沙蒿蒿里的雀儿不要叫》,婉转轻柔,犹如小溪里缓缓流动的泉水。延安地区曲艺馆的封华有一副清亮圆润的歌喉,配合“毛泽东向春天施礼”和新华电台广播员播出的《兄妹开荒》的电影画面,一声“山女子爱唱信天游”,惊倒四座。封华的父亲封树生是一位双目失明的说书艺人,他和女儿封华一起被请到摄制组协助拍摄。影片中那位在我军解放蟠龙时坐在城门内一边演唱一边欢迎我军的说书人就是封树生老人。
延安地区行署办公大楼,在此地可谓数一数二的建筑了。听说要借这里拍电影,地区领导二话没说就同意了。这一天,街上开来了几十卡车的“国军”,在“长官”的指挥下,他们爬上办公大楼的最高层,来到楼顶的宽阔平台上。站在这里,延安城一览无余。原来,今天要拍摄国民党进占延安后举行升旗仪式的重场戏。为了能将延安宝塔摄入背景,导演精心选择了这个拍摄点。同一内容的拍摄,还选择了延安影院和延安招待所另两处拍摄点。
已列为国务院文物保护单位的党中央在延安的故居王家坪,近几天恢复了历史的原貌。以往装修一新,整洁肃穆的厅室院落,如今墙皮剥落、院墙坍塌、树木枝折叶残。怎么,为了拍电影竟不顾惜文物?请不要误会,这是摄制组在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做了手脚,对将要摄入镜头的景物做了必要的加工,不会损坏文物。王家坪院内的戏主要有两场,一场是胡宗南大兵压境时,彭总飞骑赶到,催促毛泽东等赶快离开,不断遭到敌人炮火袭扰的王家坪;另一场戏是胡率兵进占延安后,与刘戡、钟松等人到王家坪炫耀。前一场戏,为了表现王家坪已遭敌人炮火的袭击和毛泽东所处的险境,院墙被“轰”开了几道缺口,院内有炮弹爆炸造成的弹坑,院内树木也横遭炮火“劫掠”,正冒着燃烧后的余烟。置景师傅为了以假乱真,在这里已忙乎了好几天。院墙缺口和弹坑不能草草挖弄,还要作上硝烟熏燎过的痕迹。镜头前燃烧的树木是从别处现移来的,那不断冒出的缕缕青烟是树杈后面的点燃的油棉丝在作怪。后一场戏,场景与前一场戏基本相同,只不过在毛泽东旧居的墙壁上,写上了“胡宗南,进延安,势成骑虎,进退两难”两行字。
“延安大撤退”是需要在延安拍摄的规模最大、动用人力物力最多、场面壮观的一场戏,主要展现在敌二十万重兵进犯的情况下,我几万军民主动撤离延安的情景。不远处,巍峨的宝塔在硝烟中时隐时现,仿佛不忍目睹家乡的父老乡亲遭受兵燹之灾。毛泽东等领导人深情地注视着延河宝塔,眼望着离家出走的撤退群众,心情沉重。这场戏,除一千多名部队战士参加拍摄外,当地政府组织了三千多名群众扮演撤退的老百姓,延安大学的一千多名师生也赶来热情地充当了群众演员。
内行人知道,有数千人以上参加的大场面拍摄是比较困难的,尤其是带有烟火炸点的战场气氛的场景。在拍摄这场戏前,要求切实做到炸点烟火效果既真实可信,又不能丝毫伤害附近演员。摄影机定位时,要注意避开一些现代建筑,有的要采取遮掩措施,像延安宝塔,在镜头中曾多次出现,可宝塔附近现在既有亭榭栏杆,又有电线华灯,特技人员只好在拍摄时施放大量烟幕,以遮住下面的景物。要知道,银幕上只几分钟的镜头,摄制组花费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才拍完。
(附图片)
《巍巍昆仑》
剧照:
延安大撤退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