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全面权衡方法的利弊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05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全面权衡方法的利弊
瓯亮
前些时,各地盛行“摸奖储蓄热”,招来一些事端。试举二例:
湖南岳阳市,数以千计想“试试手气”、“撞撞大运”的人,在巴陵街一家银行摸奖处排成长龙,争购奖券。结果,当场开奖,欣喜若狂的有之,垂头丧气的更多,真可谓“时来顽铁生辉,运去黄金减色”。
新疆伊宁县,有些农村专业户为摸到摩托车,将刚从信用社贷来的买农具的钱,竭其所有地购买奖券,以至过不多时,原准备买农具的钱便化为一堆中奖而得的毛巾、香皂、空白磁带,摩托车却没摸中。
如此事例,在所不少。最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已发出通知,停止各种形式的“摸奖储蓄”,这是及时的决定。
摸奖储蓄,有“刺激性”,可以较明显地起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的作用。一些人虽然没有摸中理想的奖品,仍增加了国家银行的储蓄资金。但这种办法,却有较大的副作用。有一句俗话,叫做“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摸奖储蓄正是刺激了人们这种侥幸心理,不是把人们思想引导到一点一滴地积累财富上去,而是希求在孤注一掷的冒险中获得大笔横财。实行摸奖储蓄,固然可吸收一些社会资金,但也确实助长了贪婪、迷狂甚至不劳而获的心理,这对经济建设显然是有害的。更何况即使从金融的角度看,相当数量的一般储蓄转移为摸奖储蓄,无异于资金在银行之间搬家,并无实际益处。
由此联想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在制订一些具体措施和方法时,必须全面权衡它们的利弊。我国有具体的国情,适用于别国的办法,硬搬到我国就不见得合适,不可生搬硬套,此其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紧密相联,切不可单为局部的经济效益而忽视长远的社会效应,此其二;客观条件不断变化,很可能一个时期此种办法用得多一些,另一个时期别种办法用得多一些,必须审时度势,此其三。谚曰:“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审慎地权衡利弊,仔细地选择办法,然后实行,我们的经济建设才可以发展得更顺利一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