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2阅读
  • 0回复

介绍一本重要的《尚书》学著作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06
第6版(理论研究)
专栏:

介绍一本重要的《尚书》学著作
裘锡圭
刘起釪教授所著的《尚书源流及传本考》已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从第一章“最早的《尚书》”到第八章“现代的《尚书》整理与研究”,介绍了《尚书》本身的历史和历代传习、研究《尚书》的情况。第九章“《尚书》的各种传本”,是修订曾经发表在《史学史研究》杂志上的三篇文章而成的,对从汉石经以来的《尚书》的各种传本作了详尽的介绍。
刘先生曾长期从顾颉刚先生治《尚书》。顾先生去世后,他一直在撰写由顾先生发凡起例的巨著《尚书校释译论》,为完成老师的未竟之业而努力。此外,他还依据多年来积累的关于《尚书》的丰富资料,撰写了一部详尽的《尚书学史》,最近,将由中华书局出版。由他来写我们现在所介绍的这本书,是再合适没有了。
《尚书》有今文本、古文本和伪古文本,成书和流传过程极为复杂。由于《尚书》在古代的崇高地位,历代关于《尚书》的著述汗牛充栋,令人眼花缭乱。作者在不多的篇幅里,就把《尚书》本身的历史以及历代传习、研究《尚书》的情况和时代特点介绍得既全面又清晰;在对待资料方面做到了取精用弘,在论述问题方面做到了深入浅出,充分体现了他在《尚书》学方面的深厚功力。作者还着力于把《尚书》的历史和《尚书》的研究史放在古今学术发展史的大背景下来加以论述。这也是一个很突出的优点。因此,读了本书以后,不但能很好地掌握住各个时代的《尚书》学的特色,而且还能大大加深对我国学术发展史的认识。举个例子来说,相信大多数读者在读完了第五章“宋代承用伪《古文尚书》提出新解建立‘理学’与展开疑辨”以后,一定会感到对宋代学术史有了比过去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其他各章都能起类似的作用。
第九章提供了关于《尚书》传本的丰富资料。其中的很多内容,如对《尚书》的各种石经本和隶古定写本的全面介绍,对于研究者极为有用。一般读者从这一章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例如第一节对历代石经的介绍既全面又清晰,第二节对“隶古定”一词的解释极为精确(见215—216页),如果去看别的有关的书,恐怕要看很多种书,花很多时间,才能获得这些知识。
《尚书》研究存在着一些目前尚难彻底解决的问题。作者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有时是很慎重的。例如关于伪《古文尚书》的作者问题,作者在指出现有各种说法都有漏洞之后,认为我们最好“不要强不知以为知去勉强定一人。既然无确证可以论定它,那就只要知道伪古文是晋代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就行了,没有必要非找出这位作伪的某个人来不可”(102页)。这是很客观的态度。但是对有的问题,作者的处理方法似乎尚有商榷余地。例如,伪古文出现之前、东汉至魏晋传习的《古文尚书》,究竟是什么样的本子?它跟西汉的孔安国本究竟是什么关系?这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这个本子是杜林根据他所得的“漆书《古文尚书》一卷”,“改写当时所能见到的《尚书》即今文二十九篇的各篇”而成的,“是按照古文字体将今文加以改写的古文本”,跟西汉时的孔安国本无关(38—39页)。这样说并非没有道理。但是把这一说法作为定说介绍给读者,恐怕就不一定妥当了(参看马雍《尚书史话》29页)。又如,今本《书序》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也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作者把《书序》出于张霸“百两篇”之说作为定说介绍给读者(32页),恐怕也不一定妥当。不过这些都无伤于此书的大体。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