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情洒京都——戒严部队遵纪爱民散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09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情洒京都
——戒严部队遵纪爱民散记
新华社记者 曹国强 陈焱
六月的北京,风过雨霁,万木葱茏。在这里执行戒严任务的部队官兵以严明的军纪,文明的举止,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他们对首都人民的殷殷深情,浓得正像这满城绿翳。
(一)
“抗日寇打蒋匪援朝抗越老子无坚不摧,卫首都爱人民荷枪挨打儿子一拳不还。”这是戒严部队某部驻地营门前的一副对联。
这个1931年成立的红军部队,6月3日下午5时,奉命从南苑机场向城里进发,遇到少数暴徒和不明真相的群众阻拦。尽管战士们排着队,齐声高喊“热爱首都”、“热爱首都人民”的口号,但石块、汽水瓶、木棍和铁棒还是雨点般袭来。许多战士的衣服被撕破,甚至连钢盔都被砸裂了。出发仅半小时,一批伤员就被抬了回来。十几公里路走了7个小时,到达就位点时,数千官兵几乎人人负了伤。有的被打得昏迷不醒,有的将成为终生残废。特务连排长彭湘安被一伙人从队伍中拉出来,他没还手,被打倒在地,他又爬起来,仍没还手;直至被一根铁棍打断脊椎骨,他再也没爬起来。战士们说:“要在家,爹妈这么打我,我都不干;只是眼前多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啊!”
多么好的战士啊!面对不明真相群众的辱骂、殴打,他们忍住了。眼看着亲爱的战友一个个倒下,他们也忍住了。但当各界人士前来慰问时,他们淌下了男儿泪。
(二)
入夜,长安街上车水马龙,繁华商业区购物人群熙熙攘攘,街心花园、林荫道上对对情侣相伴依依……正是子弟兵的殷殷深情,拂去了群众心头的疑云,刚刚经历了反革命暴乱的首都夜晚才有这般温馨,市民的生活才这般安宁。
6月4日上午,某“红军团”进入建国门立交桥执行戒严任务时,许多疑云未散的群众把在桥上执勤的官兵团团围住,问这问那。突然天下起雨来,人们仍不愿散去。官兵们立即跑到车上抱来70多件雨衣分发给群众,他们自己却站在雨里。
某部“红军团”的宿营地就在一座露天舞场旁,战士们不出帐篷就能摸到舞场的围栏。暴乱中,舞场停止了营业。暴乱平息后,舞场负责人想恢复营业,但又怕影响官兵们休息。正为难时,部队领导找到他们,说:“跳吧,战士们的鼾声能和枪炮声合奏,还怕这舞乐不成?”
舞场又营业了。华灯初上,舞乐合着欢声笑语,传遍座座帐篷。官兵们照常站岗执勤,学习开会。与往常不同的是官兵们很少到帐篷外去了,而且把帐篷的“门”、“窗”关了个严严实实。他们担心自己的出现会破坏舞场那特别的气氛;担心自己穿着太少会影响军队的形象。其实,官兵中“舞林高手”并不少。
(三)
6月4日下午,被烧毁的军车还冒着浓烟,某部数百名官兵就走上街头清理路障。他们冒着危险与酷暑,干了一下午,将天坛东门至崇文门的路障全部清除。一次,30名官兵参加助民劳动后,被请进一个单位的浴池洗澡。当官兵们脱去衣服后,工作人员发现,人人身上都有被打伤的痕迹。他们感动地说:“解放军不愧是人民的好子弟啊!”
某部战士宋承文不幸患了胃癌,胃被切除3/4。5月20日部队接到赴京执行戒严任务时,小宋正在医院接受治疗。6月2日,他终于找借口“磨”出医院,只身赶到北京,找到了部队。领导望着他瘦削的面颊,命令他回去,小宋含泪请求道:“我热爱美好的人生,但我更爱伟大的祖国。”
胃痛折磨得他头晕眼花,但他忍着坚持和战友们一起出操、站岗、参加助民劳动。6月15日,小宋随部队到朝阳区参加助民劳动,正干得欢时,胃痛发作了,额头上布满豆大的汗珠,他一连几次把药片吞下,仍未能止住。在场的群众得知他患着癌症,说什么也不让他干了。小宋却恳求说:“我的时间不多了,请让我再多为首都做点事情吧!”
这就是我们的军队,这就是我们的战士,他们在共和国这页非凡的历史上建树的功勋,洒下的深情,将永远铭刻在人民心中。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