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阅读
  • 0回复

沙米尔“选举计划”奄奄一息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0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国际瞭望

沙米尔“选举计划”奄奄一息
本报记者 林皎明
40载中东争端历史中,多少解决“方案”、“计划”如过眼烟云,一晃而过。问世不过3个月的沙米尔“选举计划”,看来气数已尽,也是个短命鬼。
这份计划先天不足。20项条款,洋洋大观,既有“暂时协议”期限,又有“永久解决”谈判。但偏偏在关键问题上含糊不清。当时,许多人怀疑,中东如此尖锐复杂的地区争端靠这么一份计划能解决得了吗?
巴解组织和有关阿拉伯国家出于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诚意,没有全部拒绝沙米尔“选举计划”。它们不反对在被占领土进行巴勒斯坦人选举的政治解决形式,同时,明确要求国际监督和以色列撤军的保证。国际舆论认为,阿拉伯一方已经作了最大限度的让步,同意将选举计划作为中东问题全面解决的一部分,但希望以色列政府把计划的细节解释清楚……
然而,7月5日以色列利库德集团通过的经过修改的选举计划,不但不对阿拉伯一方的质疑作出让人满意的解答,反而从原来的立场上大大地倒退了。沙米尔一再重申,绝不同巴解组织直接谈判,绝不允许建立巴勒斯坦国,继续建立犹太人定居点。更有甚者,沙米尔还将原计划“含糊不清”之处加以澄清:东耶路撒冷居民无权参加选举,起义不平息就不能实施选举。这就把原来还有一线希望的中东和平进程堵死了。难怪巴解组织评价说,沙米尔“把中东和平大门关死”。
沙米尔“选举计划”的变更,也给美国国务院一个措手不及。想当初,美国国务院对“选举计划”独有所钟,一心指望把它扩展为阿以谈判的基础,至少想暂时用它来减缓召开国际会议的压力。殊不知,恰恰又是以色列,使白宫又一次陷于窘境。
随国务卿贝克出访阿曼的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称,“我们还要看选举计划能否取得进展”。这话无非聊以自慰,不过,他的下一句话颇引起国际舆论的关注:“如若不成,美国可能转而支持中东国际会议”。此话当真?国际舆论似乎不敢轻信。
美国在中东碰钉子的次数实在不少了。布什政府学得谨慎起来,可它在中东跳小步舞的第一步就把宝压在选举计划上,是不是又失算了?
(本报开罗7月9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