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阅读
  • 0回复

怎样配个好书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1
第6版(读者来信)
专栏:探讨与研究

怎样配个好书记?
我县为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区别情况,采用选派、选拔、竞选3种方式,尽量配好各村党支部书记。
对党员整体素质差,党支部书记虽多次更换,但面貌依旧,党员对改变后进面貌失去信心的村,采取选派脱产干部回村任职的办法。在选派中,县委坚持“双向选择、四方满意”的原则。即:脱产干部有改变本村落后面貌的愿望,村里多数党员对回村任职的干部有信任感,经县委组织部考核,确认被选派的干部有较高的党性原则和一定的工作能力,而后征得所在乡镇党委同意,签订目标责任书。被选派的干部进村后,经过群众考察,党支部大会选举,担任支部书记,达到县、乡、村和脱产干部本人满意。为了鼓励党政机关干部回村任职,县委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对班子比较稳定,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生产力发展缓慢的村,选拔党性原则强,商品经济意识强,有一定的生产门路和技术,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有较好群众基础的党员担任支部书记。
对争权夺利,台上的不正干,台下的拆台,干部更换频繁,轮流执政的村,采取竞选的办法产生支部书记。候选人先公开报名,发表施政演说,然后由党支部大会投票表决。
两年来,全县采用这3种方式,调整了20个党支部班子,很有收效:
一、拓宽了用人渠道,更新了用人标准,变革和完善了农村干部的选用机制。“三选并用”的办法打破了过去农村干部“划地为牢,就地取材”的办法,针对不同情况采取多形式、多方位的方法选择适合村情的支部书记。两年来,全县已有10个班子由县脱产干部回村任了支部书记,9个村从致富能人中选拔了“班长”,一个村民主竞选出了支部“带头人”,有效地促进了后进支部的总体改观。
二、增强了支部班子的战斗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使整个村的工作活了起来。县委宣传部一位干事去年回穆家庄村任支部书记后,在干部群众的配合支持下,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入手,从公认的难点开刀,不到半年时间,就解决了征购、提留、计划生育、庄基地等方面多年的遗留问题,使这有名的“三类村”一跃成为先进村。
三、探索出了一条把组织建设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的新路子。郭庄镇滋河店村去年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原来就是致富能手,上任后,一方面抓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落实,一方面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一年就帮助50多户脱了贫。
河北无极县委 根起 月升 健强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