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六盘山下的“军乐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1
第8版(副刊)
专栏:文化采风录

六盘山下的“军乐队”
孤野
在腾格里沙漠的边缘,在六盘山的脚下,在曲曲黄河贯穿的乡镇村舍,常常活跃着一支成立不到一年、仅有20人组成的文艺队伍。他们便是来自宁夏青铜峡解放军某部的“拂晓文工团军乐队”。
为了能更好地活跃当地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这支由战士演出队改编成的拂晓文工团,从去年年初,就走出军营,来到回族人民中间。他们先后途经银川、吴忠、小坝、固原等近10个市县,在金鸡、峡口、左营、西祥等20多个回民集居的乡、镇、村巡回演出数百场。他们有良好的军人素质,不讲吃、住,不图名、利。在一些贫穷、偏僻的乡村,往往是搭起一个简易舞台,就开始了一场丰富多采的文艺演出。当他们将令人惊叹的杂技、幽默的相声、小品、带有浓郁回族特色的器乐独奏,以及反映回家丰收景况和血与火战场的舞蹈献给数千名观众时,那爆发出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使人很难相信他们是一支曾连续两届在青铜峡市百花大奖赛中获一等奖的普通文艺团体。
今年2月,冬寒未尽。军乐队来到宁夏最贫穷的西祥县开发演出。这个联合国曾投资兴建的地区,条件相当艰苦、简陋,加之旅途劳累,队员有的感冒了、有的病倒了。由于寒冷,一些铜管乐器冻上了冰,有的手指冻得伸不直。但他们以巨大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连续演出多场,受到群众的欢迎。
当人们赞誉他们,为他们备好了酒席和热乎乎的饭菜时,这支普通的文工团军乐队,又乘上汽车,消失在群山层岭中。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