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阅读
  • 0回复

河南一些群众批评当地某些官员:自身不干净 空喊咋廉政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2
第4版(综合)
专栏:记者来信

河南一些群众批评当地某些官员:
自身不干净 空喊咋廉政
记者最近在河南省一些地方采访时感到,人们对廉政建设感到信心不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涉及干部太多,因此反腐败、治官倒往往有雷无雨。
据不完全统计,焦作市近3年间乱建私宅和别墅的干部多达2252人,其中市、县级干部43人,科级干部484人,尤其是一些领导干部和实权人物利用建房之机,乱占耕地,肆意侵占国家和集体利益,引起干部群众的强烈不满。
为此,去年市有关部门经过调查,曾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坚决纠正非法占地、乱建私宅的意见。但意见上交后却被市领导压下了,理由是:涉及领导干部太多,一动容易出乱子,影响工作。今年初,省委调查组到这个市调查后建议市委尽快采取制止措施,为此,市有关部门再次起草了一份与上次意见内容类似的紧急通知,提交市委、市政府。虽然通知改了一遍又一遍,口气由“钢筋棍”已变成了“软面条”,可就是出不了台。
有些领导干部一边大喊廉政建设,一边带头以权谋私,搞奢侈腐化。
还以大建私房风为例,在河南不少地方,县级、甚至市级领导干部一边住着宽敞的公房,一边又带头兴建私人住宅。在廉政建设上“自我感觉还可以”的沁阳县,人大、政协的领导干部差不多都建起了私房,副县级以上干部建私宅多达60%。有的干部一人建房多处,有的占地面积严重超过上级规定,所建住房标准之高,内外装修之豪华,远非一般群众所能为。但奇怪的是,县委负责同志在谈及这一问题时介绍说,直到目前,县委还未发现干部建私房中有什么大问题。
孟县早在几年前,对干部建私房中的一系列问题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但这些规定对“县太爷”却不起作用。少数县级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乱批乱建私房现象比一般干部严重得多,县有关监督部门却无人敢问。
由于缺乏相对独立的监督处理权和相应的监督办案手段,许多纪检、监察部门的同志感到有苦难言。焦作市一位纪委负责同志诉苦道:“现在许多问题,明知应该立案查处,可担心立案后查不清,处理不了,反而把不合法的东西变成合法化,所以不敢理直气壮去查处。”
新华社记者 郭献文 王耕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