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阅读
  • 0回复

乡下人不知“粒粒皆辛苦”?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快语新言

乡下人不知“粒粒皆辛苦”?
万兴
难道乡下人也不知“粒粒皆辛苦”?提出这样疑问的同志,大概以为我国唐代那篇题为《悯农》的诗篇,仅仅对不种田的城里人有着教育意义。这样理解显然是片面的。
认识来源于实践。你不“锄禾日当午”,亲身经历一番“汗滴禾下土”,即使知道“盘中餐”哪里来的,也未免能深切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滋味。这并非夸大之词。在我国农村,少数机械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农民已从笨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很少为禾苗锄草松土了;一些地方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大批劳动力离土甚至离乡,不少农家子弟刚离学校门就进了工厂门,基本上不接触“锄禾”一类的繁重劳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跟不种田的城里人没有什么区别,很有必要接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节俭教育。
相比之下,老一辈农民长期从事艰苦的农业劳动,曾经历过新旧两种社会的对比,他们懂得每一粒粮食来之不易,对“粒粒皆辛苦”有着切身的感受。当然,认识有待于在不断的实践中深化。生产发展了,精收细打、颗粒归仓要不要坚持?生活改善了,是不是还得从紧过日子,节约和珍惜粮食?物价暂时没有理顺,粮食在市场上不值钱,这是否就改变了它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中所应处的宝中之宝的地位?……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对于我们今天每一个中国人,无论他生活在城里还是乡下,都有着现实意义。
心里明白“粒粒皆辛苦”,实践中却不去珍惜粮食、甚至仍在大量浪费还不觉得;例如老太太喂鸡,大把大把地撒米,这在生活中已是相当普遍存在的现象。节约粮食,除坚持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之外,我们还要靠普及科学知识,推广先进技术。
农村粮食浪费问题,从响水县的材料看,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缺乏较为进步的加工和管理技术和设备所致。这就为广大的农村工作者提出新的工作任务:如何加快农村的技术进步,包括粮食生产、加工和管理。要切实抓好利用荒滩、荒坡,大力发展节能型畜禽业,同时推广使用配合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解决长期形成的用原粮喂养畜禽的旧习惯;帮助农民掌握粮食加工、贮存等方面的技术要领,尽量减少粮食损耗。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