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3阅读
  • 0回复

成功的秘诀——记北京市城建五公司经理佟永贵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2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企业家画廊

成功的秘诀
——记北京市城建五公司经理佟永贵
王效玉
成立还没有几年,可他们却在竞争激烈的建筑业中连连取胜。
北京市城建五公司承建了一大批优质工程: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剧场——中国剧院,被评为北京80年代十大建筑之一;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被誉为“一流的工程”……1987年底,北京市第一项招标项目——中外合资的东方艺术大厦,由他们中标;1988年9月,他们战胜三家对手承包了国际援助项目——突尼斯“青年之家”……去年,这家公司被国家建设银行评定为“一级信誉、一等企业”。不少建设单位点名要他们承建工程项目。
难道他们有什么秘诀吗?公司经理佟永贵说:“这些,主要是我们靠好的工程质量和信誉去赢得的,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有一支好的职工队伍来保证,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
今年48岁的佟永贵于1984年当上了公司经理。他有着长远的战略眼光,非常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整个职工队伍素质的提高。5年来,公司每年都拿出20多万元用于智力投资。全公司先后有278人被送到各大中专院校学习深造。公司还分工种分层次举办了各类培训班220多期,一万多人次受到培训。
职工提高了技术水平,工程质量就有了可靠的保证。并且还促进了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工程质量的提高,5年来,全公司实现技术改造、技术革新200多项,创经济效益100多万元。
佟永贵重视发挥人才的作用,使职工们感到在这个公司只要有本事就有用武之地。佟永贵有一句口头禅:“谁有本事就用谁。”那些虽然有一些毛病、缺点的干部,但有管理经验,他也大胆启用。
有一名技术员担任工长后,工作一度很被动,有人建议撤换他。佟经理认为,这名工长技术业务素质都可以,工作上不去,主要是经验不足,不是他不愿意干,应加强培养帮助。后来,这名工长通过一段时间摸索总结,工作有了很大起色,现在已成为生产一线的骨干。
由于佟经理重视发挥人的一技之长,全公司学技术、学业务形成风气,一些职工不仅参加公司举办的各类学习班,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社会上的一些专业学习。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