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91阅读
  • 0回复

落地无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2
第8版(副刊)
专栏:美学杂俎

落地无声
陈幸德
尽管现代生活使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对于技艺功力成熟程度的要求,却不论古今,不论老派新潮,都是一致的。
例如看武功戏,功夫演员从两张半桌子的高空倒翻下来,落地时不是屁股着地,而是两脚稳住,并且做个亮相动作,继续唱下去,就很不简单。河北梆子剧团做唱双绝的女明星斐艳玲演钟馗就有这个本事,激起观众长时间热烈掌声。不过,她毕竟人到中年,落地时到底还有“嘭”的一声。观众能谅解,想必她年少之时未必落地有声。辽宁省营口市戏曲学校京剧班的娃娃们翻跟斗就没有声音,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小明星吴素英翻脱空跟斗也是没有声音的。估计随着年岁增长,翻还会翻,但总有一天也会“嘭”的作响。因为武功除了技艺还要靠身体条件,吃的是少年饭。但“落地无声”作为肯定性审美评价,怕是大家都没有意见的。
技术上的高标准和严格要求,反映的其实是亘古以来既永恒又普遍的审美理想之一,那就是宁静的、纯一无杂的境界。
试玩味宋代四名诗人关于“落地无声”对课,就可知所谓宁静也并非就是低眼黄泉心如死灰,它倒是有一丝盎然春意,有一片美好和平及善良的愿望在其中,只不过要“芳草鲜美、中无杂树”,希望明净、雅洁、纯粹而已。
东坡:笔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管仲。管仲问鲍叔,如何不种竹?鲍叔曰,只须三两竿,清风自然足。
秦少游:雪花落地无声,抬头见白起。白起问廉颇,如何不养鹅?廉颇曰,白毛铺绿水,红掌拨清波。
黄鲁直:蛀屑落地无声,抬头见孔子。孔子问颜回,如何不种梅?颜回曰,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佛印禅师:天花落地无声,抬头见宝光。宝光问维摩,僧行近如何?维摩曰,遇客头如氅,逢斋项如鹅。
笔花雪花蛀屑天花落地无声出诸自然之理。艺术功夫的“落地无声”则非人为修养而不逮。这需要克服很大的困难,解决一个尖锐的矛盾。
流行歌曲里有劲歌。劲歌是否就是歇斯底里撕破嗓子,尖叫呢?不。杭州观众说:“太炸了。”炸,就是杭州人对劲歌唱得不得法演员的否定性评价。
报告文学应有“我”。但随处我呀我呀地与主人公形影不离,就容易给读者留下借他人事业为自己表功的印象。
国画正在向新潮靠拢。当着杂交优势尚未形成的时候,需要观察和继续试验而非鼓噪。观念直露到了类似传单和大字报水平,那就等于宣传品,而这种遥距艺术的“宣传”,据说向来连新潮艺术也不齿。
古人说,人情练达即文章。这文章也需要艺术。尼克松回忆中美谈判赞美周恩来外交风度说,他总是那样坚定不移而又彬彬有礼,当他手里有牌的时候,说话的声音反而更加柔和了。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