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阅读
  • 0回复

围绕“欧洲大厦”的对话与争夺——评苏美首脑相继访欧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3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

围绕“欧洲大厦”的对话与争夺
——评苏美首脑相继访欧
本报记者 魏崴
当前,东西方关系发展中最令人瞩目的,是本月内戈尔巴乔夫访问法国和布什访问波兰和匈牙利。如果把戈氏的联邦德国之行也算进来的话,华约和北约的这两位盟主在1个月的时间内,分别跑到对方盟国转了一遭。
是巧合也好,刻意安排也好,他们访问的基调,有异曲同工之妙。戈氏访西欧时,大谈“从大西洋到乌拉尔山的欧洲”;布什则在东欧声称建立“一个开放、统一和自由的欧洲”的“真正机会”业已到来。总之,他俩都在为如何消除东西欧“人为的分裂”状态,绘制蓝图。
戈尔巴乔夫的“欧洲大厦”的基本构想,可归纳为下列5点:1、处于大厦内的各国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诸方面加强合作;2、国与国、集团同集团之间不应诉诸武力,各国应相互尊重主权的完整和安全;3、以“克制理论”取代威慑战略。双方都要摒弃争夺军事优势的打算,不断深化“强有力的裁军进程”;4、每个国家均享有自由选择它的社会制度的权利;5、美国和加拿大在这个大厦中“也将有它们的位置”。戈尔巴乔夫认为,做到上述5点,欧洲大厦便可拔地而起。
布什对欧洲未来的憧憬,不像戈氏那样乐观。据报道,为了推动和鼓励东西欧和解的“历史进程”,他的政策意向如下:1、扩大美国在东欧的影响。在访问波、匈前夕,他表示要把东欧问题当作巴黎7国首脑会议的“关键问题之一”和与会者磋商。西方舆论认为,这实际上意味着向“东欧突进”已成为美国战略的重点;2、区别对待。对波、匈两国的“民主改革”和“向西方开放”大加赞扬,且适当地给予经济实惠,对他认为改革和开放不力的或反对者则予以谴责和加以经济制裁;3、谨慎从事。对于波兰和匈牙利,布什在访问中也仅仅许下“有限的援助”。他反复强调的,是希望这两国人民勒紧裤带,作出更大牺牲;4、承认苏联和东欧国家间存在着“特殊关系”。
由此看来,苏美虽在建设一个“繁荣、和平、自由的欧洲”上相互认同,但在如何建设这个大厦上,则各有各的打算。戈尔巴乔夫在斯特拉斯堡的讲话中,主张一切外国军队撤回本土去,并且提出北约如果同意谈判短导问题,苏联即可单方面裁减这种武器。其目的在于离间美欧共同防务,扩大北约内部关于短导的争论。布什在波兰和匈牙利公开鼓励向西方靠拢的和平演变,亦明白无误地说明,他们都想通过互挖对方墙脚来盖这座大厦。
不过,美苏双方又各有所顾虑。一个承认美国在欧洲大厦内的位置;一个承认苏联对东欧的控制。可见,这两个超级大国既想改变冷战以来的欧洲格局,又不想完全摆脱它。
目前,欧洲正处在东西方对话和争夺的焦点。自从去年以来,东西欧出现了想减弱两个超级大国对自己控制的明显势头,在政治和经济上相互接近,加强往来。与此同时,戈尔巴乔夫向西方频频发起的外交攻势,其目标几乎全是针对欧洲。布什执政后,即以“新观念”调整北约战略,弥合内部分歧和应付苏联的挑战。他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个古老的大陆上。因此,可以预测,在今后若干年之内,美国、苏联以及东西欧各国,将会围绕着“欧洲大厦”,进行频繁的对话和激烈的争夺。
(本报布鲁塞尔7月1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