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阅读
  • 0回复

访珞巴族乡长达嘎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3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民族地区纪行

访珞巴族乡长达嘎
本报记者 傅旭
温煦的春日,记者来到西藏米林县南伊乡采访。
南伊乡有55户,其中45户是珞巴族,计252人。据县里有关领导同志介绍,这个乡近几年变化较大。他们还特别提到南伊乡乡长、年仅29岁的珞巴族达嘎,认为这是一位具有开拓精神的少数民族干部。去年他上任第一年,全乡在经济上就取得了好成绩,我本想先和达嘎谈谈,不巧他白天要参加县里的法律学习班,我们便约好晚上见面,我先去乡里实地采访。
一进入南伊乡所在的南伊沟,我就被那海拔3020米的高原自然景色迷住了:满山挺拔的林木,盛开的杜鹃花、桃花,绿茵茵的草地,清澈碧蓝的南伊河,山脚下一栋栋墙壁洁白的藏式房屋,宁静的村落里还不时传来几声狗吠……给人以“世外桃园”之感。
在珞巴族翻译刘东的陪同下,寻着琅琅的读书声,记者先来到南伊乡民族小学。这个学校始建于1975年,1985年重建为目前的规模,前不久国家又拨款20万元准备扩建。学校有81名学生,其中珞巴族35人。国家对学生实行“三包”。记者看到,学校里还有收录机、洗衣机等设备。
吃过晚饭,我从县委招待所出来,向达嘎家走去,他爱人是小学教师。
敲开达嘎家的门,我眼前的这个家与我先前见到的其他珞巴族家庭不同,既具民族特色,又有现代风格。家里陈设着描绘有各式图案的藏柜、茶几,柜上摆着彩电,茶几旁是铺着卡垫的坐椅,卧室的双人床前挂着帷幔,铁制火塘擦拭得闪着亮光,并有烟筒直通室外。一切显得整洁有序。
达嘎曾在西藏师范学院上过3年预科,还去陕西咸阳民院进修过1年,藏汉文水平都不错。妻子茨仁卓姆是位藏族,毕业于西藏民院预科。他们只有一个五岁的儿子,取名林东。
刚一落座,茨仁卓姆端来了酥油茶,达嘎则操着流利的汉语兴致勃勃地谈了起来:“近几年,我们乡的生产和群众的生活水平都有了较大提高。1987年粮食总产11万多公斤,人均收入650元,去年受灾减产,粮食总产9万多公斤,人均收入549元,全乡现有牲畜2600头。尤其是副业生产发展较快,有竹编、伐木、运输、狩猎、劈瓦板、种植蔬菜等。去年我们自力更生购买2.5万公斤口粮,主要靠的是副业的收入。”
达嘎转尔谈起他对本民族发展的一些看法:“我们珞巴族勤劳热情,保守思想没那么多,传统观念不那么浓厚,接受新事物快。所以,我们乡的机耕面积较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比较顺利,农副产品的收入在8个乡中最多,儿童入学率在全县最高,达90%多,还开办了夜校。但是,当我接受记者采访时,总感到有点害羞,总觉得我们和其他民族差距太大。我们是从原始社会末期一下子跨越到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水平低,生产管理经验也不足,生活水平还停留在60年代。群众觉得有吃有穿就行。这种观念一定要打破。”说到这里,达嘎加重了语气。
酥油茶不知添了几次,我已喝好了,但女主人执意要倒满,只好遵命。据说只有将碗里的全喝光,主人才不会再添,我赶忙一口气喝干了碗里的茶,听达嘎继续说下去。
“国家每年拨大批资金扶持我们,这是对我们的极大关怀。但我们不能总依赖国家,要自力更生。今年,我们投资4万元兴办养鸡场和养猪场。珞巴族擅长编织竹器,我们准备成立一个编织小组,专门编织各种竹器。我们还要办一个乡供销社,专管推销农副产品,党和国家培养我这么多年,我要和本民族群众一起,努力奋斗几十年,不断探索、创新,这样,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
当我提起珞巴族的居住情况时,达嘎马上接过话头说:“老年人不讲究,青年人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时代不同了,应改一改,党团员带头改。我们已专门成立了一个家庭卫生检查小组。等养鸡场盖完了,我准备每家收一点钱,给他们做藏柜。”说着,达嘎递给我一份南伊乡今年4月1日制定的乡规民约。
我接过来粗略地看了一遍,其中不只对卫生做了具体规定,还讲到农业投资、治安等,第七条着重讲教育,规定“各村凡已到学龄的儿童必须送校读书。谁家学龄儿童不送上学的要罚50—80元。”
看到这里,我笑了,觉得这款罚得值,达嘎有远见。
(附图片)
西藏米林县南伊乡民族小学的教室里,不时传出琅琅读书声。
图为该校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朗读课文。
本报记者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