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开罗宰牲节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4
第3版(国际新闻)
专栏:特写

开罗宰牲节
本报记者 林皎明
不见平日恼人的繁杂,不闻寻常市井的喧嚣,宰牲节的开罗是绵羊和孩子们的天下。
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即今年公历7月13日)还没到,前呼后拥的羊群便络绎不绝地进城。随便一个街角,架起食槽,卖羊市场就算开张了。羊主人忙着给羊打扮,用清水和刷子把羊毛洗得白白净净,在后臀上打上一个艳红的印记。城里孩子围着这群总也惹不恼的“朋友”,又拉又骑又打。
顾名思义,宰牲节就是杀羊过节。素有千塔之都美誉的开罗今晨4点多就闹腾起来了。家家户户趁天边刚刚露出鱼肚白,就赶到清真寺前的空场上作节日礼拜。噢,那可有万人空巷的壮景。
孩子对祈祷不感兴趣,心里急着看宰羊和骑花车。
宰羊可大有讲究。屠场四周要搭彩棚,收拾下水的盆盆罐罐摆放得当。屠夫必是好手,先给羊灌一口水,操起利刀,眨眼功夫,羊头已经落地……围观的人有念古兰经的,有祈祷来年风调雨顺的。
宰牲节的羊肉哪有不鲜不嫩的?现宰现吃嘛。可并不见得所有的人买得起羊。记者今晨驱车逛了四五个羊市。1只不大的绵羊起价250埃镑(约合人民币380元),稍肥实一点的不下350埃镑。月工资80埃镑的中下层市民多数不敢独家问津,孩子闹着吃,买一块尝尝还行(1公斤12埃镑,约合20元人民币)。
开罗市政府也不否认,近年来羊肉价扶摇直上。据统计,埃及目前人均肉类消费已从1984年的11公斤下降到9公斤。不过,伊斯兰教有规矩,有钱人宰羊,要分送穷亲戚和左邻右舍。遗风尚在,过节尝过羊肉味的人自然要多一些。
吃罢羊肉,节就算过了一半。剩下3天公假,其实就是“儿童节”。穿新鞋,着新褂,逛公园,打秋千,坐马车,吃冰糕,这都不算,开罗的孩子最喜欢骑轮子上扎着五颜六色纸花的小自行车。俗称骑花车。自行车在埃及本算不上交通工具,今天倒成了孩子们的节日宠物。瞧吧,飞快的小车在马路口闪进闪出,真叫人捏把汗,可孩子们乐得欢。
土伦清真寺附近,是开罗老区,中下层市民居多。花车在那里就不多见了。记者的朋友问一个12岁的孩子,“你过节的愿望是什么?”男孩说,“我想多送几张报纸,用多挣的钱给妹妹买一块糖过节”。童言无忌,勾起人们许多联想……
今晨,记者打电话给开罗1位老华侨祝贺节日,这位老先生侃侃谈起节日由来。“从前,安拉要考验伊卜拉欣的忠诚,托梦令他杀子。伊卜拉欣果真要亲手杀死长子伊斯梅尔。第1刀下去,刀口卷刃,第2刀下去,刀口又卷刃。安拉决定用羊代替儿童作牺牲……”
原来宰牲节自古就与绵羊和孩子联系在一起。
(本报开罗7月13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