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阅读
  • 0回复

中伊之战言在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4
第4版(综合)
专栏:体育

中伊之战言在先
本报记者 汪大昭
说不准从什么时候起,中国足坛出现了一种伊朗队不足为虑的自我感觉。1983年,伊朗派出甲级劲旅奥米德俱乐部队参加中国长城杯赛,中国队以2∶1得胜。第二年,伊朗国家队出访途中,在北京以0∶1败给中国队。这大概就是伊朗队不足惧的依据。其实,中国队至今尚无在重要的正式赛事中击败伊朗队的战绩,去年在亚洲杯决赛时双方90分钟踢成0∶0,这要算是中国队的最佳成绩了。互射点球时还是伊朗人赢了。
随着这次中伊之战赛期临近,伊朗队实力略占上风的说法又多了起来,甚至双方各有五成胜券的判断也够大胆的了。
伊朗是个有足球传统的国家,在东、西亚一批劲旅的进步面前,伊朗队并未原地踏步,不仅能利用身体优势打硬仗,也开始注意吸收当今潮流打法。
中国队由于赛程安排上的便宜,主场能胜便有把握出线,打平则凶多吉少,输了就前景渺茫。这里最重要的是信心。
与去年亚洲杯决赛时相比,中国队阵容的调整幅度没有伊朗队大,队伍比较稳定。队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配合也比较熟,而且新增的队员都是补足当时由于客观原因没能参加比赛的。从训练和准备情况看,也比上次更为充分和周密。访苏热身赛中国队发挥正常,对进一步增强信心也有一定作用。
伊朗队教练放出风来,扬言将净胜中国队三个球,口气挺大。对身高体壮的对手中国队曾有所领教。到了这个时候,中国队只有把主场力争拚胜,喊得更响才是。
(本报沈阳7月14日电)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