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1阅读
  • 0回复

为一户培养一个“明白人”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5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为一户培养一个“明白人”
高树栋
近几年来农业徘徊不前,我这个管农业的副书记焦虑万分。我常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有了正确的农业政策的前提下,促使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带着这个问题,1988年春,我到农村搞了一番调查。杨柳庄乡李家沟村有一株200多年的老梨树,由于承包者明白科学管理,1983年以来,年产梨都在1500公斤以上。冯庄乡石郎庄村年养鸡收入90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47%,其原因在于户户明白选良种、育雏,预防鸡病和如何提高产蛋率等科学知识。晒甲坨乡新庄子村推行花生、小麦、玉米两年四熟倒茬轮作制,每亩地年纯收入达640元,比单一种植粮食或花生的经济效益高300元。
郑庄乡是穷乡僻壤,交通不便,可有个叫申介民的农民,靠科学种菜,一年纯收入1.5万多元。这些靠科技的典型与众多的靠传统靠经验的农户,经济效益相差悬殊,令我吃惊,也使我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即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在政策正确的前提下,科技是关键。农业的前途在于科学技术能不能为农民所掌握。
如何让农民掌握科学技术?让他们掌握哪些技术?我们根据实际,提出了“培养一户一个明白人”的指导思想,即让种粮食的知道怎样才能提高产量,让养猪的明白怎样使猪长得快出栏早,让栽果树的明白怎样使果树多结果。也就是说让每一个农户都有人能掌握农、林、牧、渔等方面的使用技术。这个要求不高,而且可行,既符合农村文盲多、农民文化水平低的实际情况,也适合我国农业以农民分散经营为主的经营特点,还可以较快见到成效。培养明白人,很对农民的口味,比如,户户都养猪,可多数用老方法,1年多才出栏,你交给他快速育肥,5个半月就可出栏,他能不欢迎?
滦县是农业为主的县,而且自然条件差。我们县委、县政府决心把“培养一户一个明白人”的工作抓到底。全县11万农户,家家都有了明白科技的人之日,那就是滦县农业腾飞之时!
(作者为河北滦县县委副书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