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阅读
  • 0回复

治厂增效之道——部分厂长(经理)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5
第5版(国内专页(经济))
专栏:

治厂增效之道
——部分厂长(经理)谈加强企业内部管理
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中,企业面临着资金、原材料、能源、运输等紧缺的困难。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等待观望只能贻误大业。出路是,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以节约求增产,向科学管理要效益,以期实现双增双节的目标。
现将部分厂长(经理)在一个座谈会上发表的意见节录如下:
——编者
治理整顿: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机遇
山东博山水泥厂厂长傅庆馥:企业遇到困难就要研究对策,历来如此。因此说,困难也是一种机遇。在治理整顿大环境下,企业确实承受着诸如承包指标不变、水泥市场竞争激烈等等许多外部挑战。企业能否完成承包指标,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归根到底取决于企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高低。比如,我们厂过去解决劳动纪律松懈问题,采取领导干部上岗检查、督促,辅以必要的处罚,只能治“表”,奏效于一时,而实行了自己创造的“规范化工作法”科学化管理,这才治了“本”。
北京铁路局局长国林:京局运煤量占全国1/3,“倒好煤就不倒霉,倒不好煤就倒霉”;客运量居高不下,更涉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管理不好就会出乱子。一个扳道工出差错,就可以把一个部长、局长的职撤掉。前一段放权让利,实行经济责任制,加强单项管理,还是浅层次的。而今治理整顿形势严峻,对企业来说也是个机遇,要求企业非在内部改革上有所突破不可。作为一个企业,不能只期待大环境的改善,而不先在自身素质的改善上下功夫。企业内部管理上的痼疾要治疗,新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要建立,怎么办?一句话,都要靠自己创造、创新。抓好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是治厂增效之本。
以人为中心: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关键
鞍山钢铁公司总经济师元东洙:企业管理存在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人的差距上。过去讲管理总是着眼于管钱管物,这种思想观念要改变。鞍钢的传统管理体现了对人的管理,侧重的是做人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对的,今后还要坚持。但对人在具体劳动中,如何按照科学程序去做的问题还没解决。也就是说,过去只解决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问题,而如何干、干到什么程度、按什么标准干却未得到真正解决。针对这个问题,鞍钢在吸收传统有效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创造出新的“三标三效管理法”,弥补了过去的不足。
青岛第九橡胶厂党委书记王增胜:我们厂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像我们这样的微利企业,不可能拿出诱人的高额奖金来刺激职工的积极性。这使我们意识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管理再不能“见物不见人”,而要多侧面地搞好人的管理。现在不少企业创造出来的多种管理方法,几乎都是以人为中心,这不是偶然的。因为提高人的素质是根本性的。也只有着眼于人的作用的充分发挥,这些管理方法才可说是综合性的、系统的、合乎科学化要求的。
劳动生产率: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目的
陕西内燃机配件一厂厂长马宏业:提高企业效益,总有个途径问题。途径之一是靠产品提价。提价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捷径”,也是最省力的办法。但是,此路不通。大家都靠产品涨价,国家、人民和企业自己怎能承受得了?根本途径是下功夫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减少各种消耗,杜绝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厂运用“责任价格控制法”科学化管理手段,来控制各种消耗,降低成本,达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石家庄第一塑料厂厂长张兴让:一种管理方法是否成功,主要看劳动生产率能否提高,而不能单纯以产值、利润额来衡量。不然,厂厂、人人都会在产品提价上去做文章。
大连显象管厂厂长刘金堂:优化企业内部管理,不能只重局部问题,重要的是要使企业整体功能处于优化状态,生产力的各个要素都在有效控制之下,创造理想的劳动生产率。如果没有这一点,那就失去了本厂创造的“全控管理法”的真正意义。
多样化:优化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趋势
国林:我国企业情况各异,从所有制、生产规模到工艺技术特点都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方法的多样性。过去,追求一个模式吃尽了苦头。千厂一面不如千姿百态。近年来,在各地一些企业出现的多种科学化管理方法,都是从本企业实际出发,为企业整体优化服务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生命力。
张兴让:厂长、企业家都是讲实际的。你的管理方法好,对我有用,我才学;对我不适用,硬要我学,我也不学,要么就来个虚应付。当然,某种管理方法可以在某个行业、某些范围内推广。能学的就学,不能学的任其自生自灭。以往人们习惯于搞一种方法、一个模式,实际效果并不好。现在可行不通了。新的办法就是要让各种管理方法在实践中,经受检验、论证,并加以不断完善。只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用担心采取多样化的企业内部管理方法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