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8阅读
  • 0回复

从杯子、孩子、房子抓起——涟水县廉政建设纪事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6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从杯子、孩子、房子抓起
——涟水县廉政建设纪事
4月8日,江苏省涟水县委领导接到一个举报电话。电话说:县里有几个中层干部到方渡乡检查工作,中午接受招待喝了酒。这个县委领导当即责成监察局前往调查,经核实后,作出四条处理决定:(1)责成有关单位领导对当事人进行批评教育;(2)按规定罚款,既罚喝酒的,也罚备酒的;(3)通报全县;(4)县广播站向全县广播。对此,群众拍手称快,称赞说:“县委抓廉政建设真是言必行,行必果,取信于民。”
涟水县抓廉政建设不在“条文”上做文章,而在行动上讲实效。他们从群众普遍关心、反映强烈的杯子、孩子和房子抓起,把廉政建设的制度和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以前,这个县的吃喝风比较盛行,县里也下过这样那样的条文,但是由于抓得不力,总是收效不大。今年3月,县委、县政府重申廉政的意义,对违纪者要重罚。明确规定:无论是县里干部下乡,还是乡里干部到村,任何人都不得喝酒。违反者,下去喝酒的,每人补交酒菜钱20元;备酒招待的,罚款50元。任何人发现违反规定的,都可以向县纪委或监察局反映,并可直接向县委书记、县长打电话、写信,县里保证有一件查处一件。为了发动群众进行有效监督,县里将这一“规定”通知到全县包括村党支部在内的所有单位,还在发行量达8.5万份的《涟水科技报》上刊登,并通过有线广播向全县多次播出。由于县委、县政府抓“杯子”问题态度坚决,查处有力,久禁不止的用公款吃喝之风现已刹住。
不久前,上级下达给该县招收50名乡镇合同干部指标,按1∶3的比例,要求各乡镇集体研究确定150名对象参加招干考试。但在后来考试时又悄悄安插了41名“关系户”。在接到干群反映后,县委常委立即研究,决定对后排上的人一律除名;将考试名单公布于众,接受群众监督。在这以后,没有一起人民来信反映这方面的问题。今年初,县劳动局负责招收230名全民、集体合同制工人,报考人数达2200名。考试分数出来以后,劳动局把名单张榜公布,并要求大家进行监督。几天内,县劳动局先后收到人民来信74封,其中揭发冒名顶替参加考试的39人,经查实的19人,都被坚决地退了回去。有位领导干部的亲属虽然成绩超过了录取分数线,但违反了招工简章有关规定。这位老干部找到劳动局想“拉弯子”,劳动局长说:“现在靠大家监督,违章的事谁也不能办。”
机关少数干部职工在县城规划区内非法占地违章建房,是廉政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又一个问题。今年初,涟水县委、县政府专门成立了由一位县委副书记和一位副县长负责的清理调查组,进行了为期46天的调查清理工作,对清理出的1987年以来的不符合用地条件或没有批准手续的300多修房户,分别不同情况都一一作了处理。县机关有个双职工家庭,除了占公房以外,又占了两份宅基地。在这次清理中,受到严肃处理。
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还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县城规划区土地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解决驻城机关干部职工住房问题的意见》,明确了私人建房的条件、标准和办理程序等,向群众公开。为了防止某些干部利用职权在县城占地建房,该县对股级以上干部建房,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除按一般人所必须经过的正常程序办理外,属于党委序列的要经纪委审查,属政府序列的要经监察局审查。审查内容,一看手续完不完备;二看资金来源合不合理;三看建筑材料来路正不正当;四看承建单位负责人与建房人之间有无私弊。三十六名被冲散的官兵陷入围困。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