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1阅读
  • 0回复

带针线包的少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6
第5版(国内专页(政治·法律))
专栏:

带针线包的少校
广州空军航空兵某团机务副大队长张仁忠,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山东大汉,一个慓悍威武的空军少校,但他偏偏却像个老太太似的,老带着个针线包,经常在机场上盘腿一坐,飞针走线。他常对战士们说:“咱们搞机务的,要对自己的飞机有感情,不能让飞机穿破衣服。”
为了给飞机“穿”好衣服,每次飞行结束,张仁忠都最后一个退场,要把最后落地的飞机都检查一遍,把每一块蒙布都盖好捆紧才放心。特别是飞机垂直尾翼上的那块,盖起来爬上爬下特别费劲,第二天脱蒙布又费事,所以不少中队都不给垂直尾翼盖蒙布。可张仁忠却非要盖上不可,走了也将把你叫回来盖上。他说这里虽然不是主要部位,一天两天不盖也确实没事,但时间长了传动轴就会长锈,操纵起来就不灵活,影响飞行安全。还是在张仁忠当中队长时的一天夜里,突然狂风大作,大雨瓢泼,他一骨碌爬起来,抓起手电筒叫了两个新战士就往机场跑,说要去看看蒙布。两个新战士奇怪地问:蒙布不是盖好了吗?张仁忠说:“这么大的风,蒙布说不定会掀开,还是去看看保险。”等把所有的蒙布重新盖严捆牢时,他才发现自己身上没盖“蒙布”——出门时心急忘了穿雨衣,大雨把全身都浇透了。这两个战士后来发现,夜里只要突然刮风下雨,张仁忠都要往机场跑一趟,以致住在中队部附近的几个干部战士,每到这个时候干脆先起来穿好雨衣水靴等着。
干部战士们说,张仁忠爱飞机,就像爱他那35岁才得来的宝贝女儿。他今年38岁了,吃了20年的地勤饭,光机务中队长就当了6年,按理说业务已经相当熟练了,可他为了更好地维护飞机,现在每次从机场回来还要翻翻业务书,写写心得体会,有关的飞机故障及排除方法就记了5大本。结果,他虽然只念过4年小学,却成为全团唯一的航空工程师,被大家誉为“排故大王”,先后排除各种疑难故障440多起。
在张仁忠的带动下,他当过中队长的二中队有了几十个针线包,出现了一批“排故小王”。在全团三个外场机务中队里,二中队连续6年飞机出勤率、优质率最高。飞行员们说:“二中队的飞机飞起来最放心。”
不久前,张仁忠当了副大队长,但他的针线包还是没有放下,他说:“我要趁这个机会使全大队的人都养成带针线包的习惯,使全大队的飞机都让飞行员飞起来放心。”
孙传文 黄日飞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