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6阅读
  • 0回复

应当更好些——写在美国大都会“歌剧使者”访华团演出时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18
第8版(副刊)
专栏:

应当更好些
——写在美国大都会“歌剧使者”访华团演出时
欧阳照
音乐会已经结束。当美国大都会艺术家们在热烈掌声中向观众抛掷鲜花的时候,邻座一位朋友问我对这场音乐会评价如何,我就作了回答。我还要说,这是我个人听完音乐会的真实感受,既不盲目吹捧,也不故意贬损。艺术,尤其是歌剧艺术,毕竟是有其被各国观众认同的价值标准的。
大都会歌剧院,不仅在美国,即使在全世界也是有影响的公认的少数几个世界专业歌剧表演团体之一,阵容强大,人才济济。世界各国的美声歌唱家大都把能够加盟大都会歌剧院、与它签订演出合同引为骄傲。从这次组团访华的几位歌唱家来看,表演基本上是令人满意的;但与大都会歌剧院所拥有的声誉相比,却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遗憾。
不用说,整场音乐会中最令人难忘的是女高音歌唱家马丽塔·纳比亚的演唱。醇厚的金属般的音色,行腔的委婉自如,气息的贯通与流畅,高难度的声音控制和音量的大幅度对比,都给人以深刻印象。这一切,在她演唱的《月亮颂》中得到了近乎完美的体现。
与纳比亚并驾齐驱的是理查·尼斯。这位男高音歌唱家形象高大,气质雄健,声音坚实而明亮,他演唱的《他们把那吹来的风叫马丽亚》《如果没有歌声》完整动人、热情洋溢,有一种内在的艺术魅力充溢其间。
男高音弗莱德里克·考特也是一位有名的歌唱家,但他一开始登台时看来有些紧张,从声音到形体都有些僵硬,但在后来的几轮演唱中,尤其在演唱音乐剧《歌剧印象》选曲《那晚的音乐会》时,他显然恢复了自信,以辉煌的声音证明了自己的艺术实力。与他配对唱《茶花女》的《祝酒歌》的女高音是简·托伦,她的声音纯净、甜美、抒情,可惜台风和表演明显拘谨,这就不能不削弱了她的艺术感染力。女中音歌唱家琼·格里洛的热情奔放、男中音歌唱家多米尼克·科萨的严谨和庄重、男低音歌唱家马里奥·伯托里诺的富于幽默感以及他们训练有素的歌喉、各具特点的演唱,均为音乐会增添了斑斓绚丽的色调。使我感到不满足的是,这几位艺术家的演唱似乎少了点灵气和光采,缺乏那种支配听众、征服听众的神奇的魔力。
但整台晚会最使我感到遗憾的是钢琴家加里·迪帕斯夸西奥的演奏。看来他的演奏技术尚未达到成熟的境界。尤其在开场二重唱《祝酒歌》中,他的伴奏慌慌张张,跌跌撞撞,这样的粗糙竟然出现在大都会艺术家的音乐会中,实在令人吃惊。
对于这类室内音乐会,精雕细刻配合默契恐怕是最起码的要求。我认为这个要求得到较完满体现的是《弄臣》四重唱。包括钢琴伴奏在内的五位艺术家的表演是优秀而动人的。各个声部的旋律线条清晰,角色个性鲜明,而综合音乐效果又非常强烈和谐,确实把威尔第这首著名的歌剧四重唱所特有的戏剧内涵和音乐美质较好地揭示出来了。
中国观众不但热爱本国的音乐戏剧,而且也热爱世界各国的优秀歌剧作品和声乐表演艺术。十年来,中外歌剧艺术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见频繁。作为一名观众,我衷心希望这种交流与合作更加扩大,更加讲究质量,以丰富中国观众的精神生活。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