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阅读
  • 0回复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赣州钨钼材料厂陈早阳厂长抓教育小记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admin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0 发表于: 1989-07-25
第5版(国内专页(教科文))
专栏: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赣州钨钼材料厂陈早阳厂长抓教育小记
本报记者 赵相如
走进江西赣州钨钼材料厂,抬头望见建筑群中有一幢12层的高楼,外观漂亮雄伟,在整个赣州市这是最高的民房建筑了。我暗自想道:“市里已经有不少豪华宾馆房间空关着,这个厂何需再盖一个?”不料,厂长、高级工程师陈早阳笑眯眯地告诉我:“这是我们工厂的宿舍,一共72套,人称有‘72家房客’。”
“谁进去住?”
“我们工厂一共有职工728人,住在厂宿舍的人均住房面积13平方米,比赣州市内高出1倍多。我们为什么还要盖这么高级的宿舍呢?可以这么说,照顾对厂里有贡献的人,而这些人基本上可以说是知识分子。”
“是这样吗?”我兴趣陡生。
“我们全厂派到美国、英国、西德、日本、奥地利去考察、签合同、培训的已有70多人,占全厂职工1/10;他们出去可不是游山玩水,每人都有一套,成了内行才能跟人家面对面较量。我们又在国内各主要大学花钱培养研究生,有一个已经学成归来,1名将去英国继续攻硕士学位,2名去日本进修,最近还要派出1名;在北京、上海、长沙、南昌,还有21人在学大学本科知识,全厂有大学文凭的90多人,受过专业训练的已达392人。”陈厂长如数家珍,喜不自胜:“这些人中住房原先稍挤的,现在就让他们搬进大楼去。有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他们创造能力的发挥,只能带来极大的好处。”
“你们1年要花多少教育经费?”
“去年花10.2万元。国家规定业余教育经费是工资的1.5%,我们超过8倍多。当然,这个超支不是去大吃大喝、请客送礼,审计、税务、纪委、工商部门从没有来找过我的麻烦。”陈厂长颇含幽默地说。
赣州钨钼材料厂是生产钨丝、钨条的全国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之一,也是全国钨丝行业第一个获得国家二级企业称号的,产品除销国内各地外,还远销西德、日本等9个国家和地区。厂里的设备是从日本引进的先进生产线。去年创利税540万元,今年上半年325万,劳动生产率达到4.4万,是江西平均数的4倍,也远远超过了上海、北京的平均水平。
陈早阳厂长本人就是技术专家。他坚持认为工厂的素质与职工的素质息息相关。凡要招工时,他摒弃顶替、开后门等等做法,与市高考招生办挂钩,从高考落榜往往成绩只差几分的学生中择优挑选,然后送进厂里的技校培训1年,再当学徒上岗操作,学徒期满,他鼓励他们去读大专或成人大学,表现突出的,他把他们送到国内大学去深造。
中国有句古话:“将欲取之,必先予之”。陈早阳厂长舍得从根本上“给予”,所以,便能从这些人中为国家“获取”。这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高招。
快速回复
限200 字节
 
上一个 下一个